野生菌的食用误区
2020-06-09 11:03:00 多彩贵州网 编辑:王健
  •   误区1:“鲜艳的野生蘑菇有毒,普通颜色的野生蘑菇没毒。”不能根据颜色与形状简单区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比如白色的致命鹅膏和灰色的灰花纹鹅膏、拟灰花纹鹅膏就为剧毒种类;而鸡油菌和一些颜色鲜艳的玫瑰红菇种类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误区2:“有乳汁分泌的,断面变色的野生蘑菇有毒,没有就无毒。”以此判断毫无科学依据,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但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些可食用的牛肝菌断面会变成蓝色,也是可食的。

      误区3:“生蛆或生虫的野生蘑菇无毒。”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所以不能认为长蛆长虫的蘑菇就是无毒的,就是可以食用的。

      误区4:“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野生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野生蘑菇无毒。”事实上,一些毒蘑菇(如假淡红鹅膏、致命鹅膏、淡红鹅膏等)生长的环境非常干净(如干净的混交阔叶林中)。而一些可食用蘑菇可能会长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所以不能以生长环境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5:“野生蘑菇和银器、生姜、或大蒜一起煮,银器、大蒜等变色就是有毒,不变色就无毒。”事实上,许多毒蘑菇与大蒜、银器一起煮,银器、大蒜不会产生颜色变化。因此,不能用煮蘑菇加大蒜、银器等方法去测试蘑菇毒素。

      误区6:“野生毒蘑菇煮熟煮透就没毒了。”多数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特别是剧毒蘑菇毒素,高温根本不能将其破坏。

      误食后怎么做

      人们在进食野生菌后在数分钟到3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催吐后,应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鉴定,为救治提供参考。

      一旦发生疑似食用野生菌中毒,同餐者无论有无中毒症状,都要立即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治疗。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