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在前、不分昼夜,用实际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自疫情发生以来,贵安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社会志愿者不惧危险,积极响应,化身防疫志愿者迅速集结奔赴防疫一线,成为新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了巨大力量。
截至9月21日,贵安新区各部门、企业、乡镇共组织志愿者5360人,网上自发登记的社会志愿者累计共2430人,并按照“就近招募、就便使用”原则携手同心织密织牢“防护网”,服务在新区辖区274个采样服务点和91个村(居)上,凝聚合力,用一个个默默奉献的身影和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志愿赞歌。
退伍不褪色 做疫情下的战斗者
“请大家科学佩戴口罩,提前打开健康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近日,在贵安新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区核酸检测采样点,一个站姿板正,佩戴“志愿者”红袖章的青年志愿者正忙着引导群众有序排队。据了解,这名青年志愿者是来自高端园附近的一位村民,名叫刘鑫。
“退伍不褪色,我必须冲锋在前,保护群众生命安全。”据了解,刘鑫是一名今年刚退伍的军人,9月1日刚回到家乡贵安新区湖潮乡磊庄村。次日,在了解到湖潮乡实施全域静默管理,并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原则开展核酸检测的信息后,他立即向村委会报名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从报名当天开始,刘鑫不仅每天奔忙在核酸检测现场,负责维持秩序、指导现场人员使用核酸信息采集平台等,还承担着采集期间点位巡逻的工作。
脱下“橄榄绿”,披上“志愿红”。面对每天从清晨忙到夜晚的辛苦,刘鑫坦言,站了一天,肯定疲惫。但军人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面对疫情,我亦无妨,必须挺身而上。
下三尺讲台 做疫情下的担当者
自疫情发生后,城市一夜之间被按下“暂停键”。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贵安新区各中小学的党员教师们纷纷走下三尺讲台,变身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9月12日,贵安三中语文教研组长朱颖早早地就穿梭在各个班级之间,给学生测温记录和扫码,为接下来的核酸采集做足准备。
“作为一名老教师,就应该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自疫情发生后,朱颖坚守校园,以校为家,主动申请成为防疫志愿者,承担起疫情期间学生的测温扫码任务,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据悉,贵安三中目前共有1476名学生在校,数量较多。当前,为了既保障学生们的睡眠质量,又推动全员核酸采集的顺利按时完成,朱颖只能起在学生前,睡在学生后,拼尽全力加班加点对学生信息进行统筹整理。
“说不累是假的,但身为教师,不能在关键时候退缩。”在朱颖看来,守护好校园疫情防线,确保学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是她义无反顾的责任。
贵安三中语文教研组长朱颖在防疫工作期间给学生做核酸采集
走下“三尺讲台”在防疫工作中担当作为的,不止有率先垂范的老教师,还有义无反顾的青年教师。在贵安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8号楼核酸检测点,贵师大贵安附小的95后教师张蔹蔹正在一边核对当天做核酸的园区人员名单,一边协助群众扫试管条形码,做好登记。张蔹蔹工作看似简单,但要穿着防护服与上百名群众不断沟通交流,对志愿者的体力和耐力都有极大的要求,一天的工作还未结束,她已是大汗淋漓。
“当我穿戴上防护服的那一天起,第一次感到疫情离自己这么近,有些紧张,但不害怕。”张蔹蔹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就应该肩负起一位师者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成为孩子们最好的“教科书”。
为需求保供 做疫情下的配送员
9月14日,在贵安新区党武街道当阳村村委会里,志愿者王飞燕、王润正在将超市送达的村民所需日常物资进行卸货。蔬菜、粮油、卫生用品、高血压药物……众多物资的搬运不一会便让志愿者们大汗淋漓。
“这是四组的李奶奶的药,今天得先给她送一下。”“那等会儿我骑电瓶车先给她送过去。”……自疫情发生以来,党武街道第一时间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需求,打通疫情期间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每天由各村防疫志愿者统计群众所需的物资,方便统一采购。
志愿者王飞燕是当阳村中心完小的一名老师,在疫情期间主动请缨担任志愿者,为村民们进行统计和后期分发等工作。她告诉记者,在物资每天统一配送到当阳村转运点后,志愿者们会先进行清点、分装打包和消毒,再根据村民居住区域进行划分,分派人员上门送货,打通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
“不出家门就能取到需要的药品,让我们感觉安全、方便又暖心,真是辛苦你们了。”当天,家住当阳村四组的李奶奶在收到了志愿者王润送上门的所需药物后,连连向她点赞。
吹响集结号 做疫情下的支援者
“老人家,您叫什么名字?我帮您登记核酸检测信息。”“请您拿着这个核酸登记号到前面间隔一米排队检测。”……9月2日,在贵安新区湖潮乡汤庄安置房临时核酸检测点采样现场,担任防疫志愿者的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职工梁天正全力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信息登记、人员分流等工作。
湖潮乡汤庄安置房小区居民多,采集量大,但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紧缺,为检测工作带来了较大挑战。当天,坐落在汤庄安置点的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闻讯而动,紧急在内部工作群发布了招募抗疫志愿者信息,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不到十分钟,便火速集结了14名党员干部、工会会员和青年团员组成抗疫志愿队,即刻出发投入到汤庄安置房小区临时核酸检测点的防控工作中去。
“由于汤庄安置房小区临时检测点没有电脑识别录入条件,且所覆盖的村镇高龄老人和幼龄儿童居多,现场秩序维护、检测进度保障都成为了当时的难点。”中铁十七局城建公司贵安分公司经理程志勇介绍,在了解到该检测点的实际情况后,志愿者们灵活采取两人一组、多组轮岗的方式,积极协助村民扫码登记、复核身份信息,确保了区域范围内“应检尽检,不漏一人”。目前,已高效协助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多轮核酸检测任务,检测量超5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