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说履职】石丽平:我要@所有人 来当非遗手工艺练习生
2020-05-21 10:22:54 多彩贵州网
  • “我是两会的‘老代表’了,履职的热情和初心一直没有变。”今年,第三次踏上全国两会征程的全国人大代表石丽平,用“不变的初心”来概括自己的心情。经过一年的走访调研,今年,她围绕“民族手工产业”这一话题,准备了“建设‘一人一工坊’,搭建民族手工平台、带动妇女就业增收”的相关建议。

    石丽平说,如今松桃苗绣技艺早已“出圈”

      2019年,石丽平入选“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此外,贵州民族手工艺“松桃苗绣”被列入世界教科文组织可持续生计项目、正式纳入文旅部“非遗+扶贫”重点支持范围。在她看来,这无疑是为“搭建民族文化传承的舞台”提供了又一次契机。通过“指尖上的技艺”带领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是她从未改变的“小目标”。

    "鸽子花”品牌系列作品

      要说起自己过去这一年的繁忙程度,石丽平用“马不停蹄”来形容。

      “2019年我去了不少地方调研,有少数民族村寨、景区的民族手工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有深度贫困县。”石丽平告诉记者,如今,松桃苗绣技艺早已“出圈”。过去一年,她在贵州黔东南、黔西南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了十几个工坊,绣娘们通过计件加工、来料定做等方式,有的有了固定收入,有的实现了成功创业。

    发展手工产业,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

      “经过培训带动,松桃苗绣等非遗项目累计培训已经有数千人,逐步推动了以‘松桃苗绣’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在扶贫、助困、助残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个绣娘学会技艺,一个月最低挣2000元,而且是自由加工,自由选择时间……”在一次次的乡村走访调研期间,石丽平用实践证明,发展手工产业,在有效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同时,还能让非遗文化得到传承。

    “鸽子花”品牌系列作品

      “你看,那些手拿针线的绣娘,是脚带泥土的群众,是居家就业的搬迁妇女,是执着坚守的非遗传承人,更有一些,是不断探索的民族手工企业负责人。”石丽平告诉记者,在她的刺绣培训班里,有一位高位截瘫的苗绣技师,“你能从他绣的图案里,看到他的内心表达,你能感受到一股力量。”就是这样的手工艺作品,让石丽平更加坚定信心,“在发展手工产业上,今后我还必须要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十三五”收官之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贵州来说,怎样确保打赢‘两场战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妇女就业问题、巩固脱贫成果、带领民族手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石丽平一直思考的问题。

      今年两会上,石丽平将从建设“一人一工坊”;建民族手工平台、带动妇女就业增收等方面提出建议。“无论是作为民族手工艺的推广者、传承者,还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做好非遗+,延续民族手工文化生命力,我责无旁贷。”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