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五一节,李跃华在赤水市天台镇凤凰湿地公园内的农家乐天天客满。
5月的凤凰湿地公园,花团紧簇,百鸟争鸣,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坊……行走凤凰,处处花香静谧、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宛如江南水乡。
“前些年,哪里人会来我们这里耍哟!”5月6日,记者来到李跃华家中,他正在忙着为几桌客人准备餐食。他告诉记者,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泥田,路是田坎路,下雨天,出个门都是稀泥巴;一条小河从田间穿过,村里人家的死猫死狗、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都往小河里面扔,让小溪沟变成“臭水沟”。
这一切从2014年便开始发生了变化。
2014年,随着蓉遵高速通车,赤水发展迎来新机遇,也给凤凰村带来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赤水市科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择在这里建设苗圃基地以后。
“首先是交通,距离高速路口比较近,同时凤凰村地势平缓,对于山高坡陡的赤水来说比较少见。”公司负责人曾令伦告诉记者,2014年他们在凤凰村流转土地建起了苗圃基地,后来又在苗圃基地上建起了生态湿地公园,向乡村旅游转型,2016年,黔北四季花香生态湿地公园正式开园迎客。
“我也是这一年回家开起这个农家乐的。”李跃华告诉记者,2016年,家门口修起了公园,他也结束了在外漂泊了16年的打工生涯,用流转土地的几万块钱把自家房子装修出来,办起了农家乐。
“投资约1.6亿元。”凤凰村党支部书记明方军说,同步捆绑实施凤凰村人居环境工程改造,集中打造1080亩生态湿地。同时,整合项目资金,修建了连户路、硬化通村通组公路,基础配套设施得到全面改善。
“现在大家都感受到了环境改善到甜头。”李跃华说,现在道路沿途都安了垃圾箱,大家也更加爱护环境卫生了。“现在湿地公园里有5家乡村客栈,3个农业采摘园,31家农家乐。”
“湿地公园,约么?”每到周末,赤水市民经常会约三五好友,或带着孩子,或烧烤,或游船……
景在村中,村在园内。距离赤水市区仅10多分钟车程,距离蓉遵高速月亮田收费站仅3公里到凤凰村,变成了赤水市民周末休闲的“后花园”。近年来,这个昔日污水横流的“臭水沟”,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化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