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市广播电视发射台地处天台山最高处玉皇顶,海拔1000米左右,这里气候恶劣,夏天起雾后能见度不足5米,冬天寒风凛冽。环境艰苦的这里,却有一位坚毅执着的卫士,无论风和日丽还是风雨交加,赤日炎炎还是大地冰封,坚守山巅整整三十二年。他就是赤水市广播电视发射台台长张剑云。

一大早,张剑云就开始了一天的设备巡查巡检工作,他说:“这个是一千瓦的数字电视发射机,发射的电视节目主要是农村广播,群众家里的电视机一打开就可以直接收看节目。”
作为一名值机员,发射机就是张剑云手中的“枪”。他严格按规程操作,全身心地呵护着他的这些宝贝。遇到紧急情况,他总是奋不顾身,视设备如生命。
张剑云告诉记者,“我在发射台工作了32年,主要负责的就是机器设备维修维护,保证广播电视节目能够正常播出,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场地用火用电的安全。”
1988年,张剑云还是个21岁的小伙子。这一年,单位征求意见,希望他能够发挥年轻人的带头作用,去玉皇顶广播电视发射台工作。同年,张剑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前往发射台工作。从此,他的生命就融进了这座坚毅的大山。
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在赤水能够看电视是属于比较稀少的,所以我能够从事这项工作,心里感觉有一种自豪感,”张剑云笑着说,“因为人民群众看电视都是通过我们这里发射出去的,自己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玉皇顶距城区24公里,以前没有通公路,全部靠走路,值班期间的生活用品、米面油全部要靠人背上来,张剑云每个周都要来回走一次。生活艰苦、环境险恶、工作繁重,他都不怕,对他而言最难以忍耐的是寂寞,没有与人交流的环境,原本爱说爱笑的张剑云,渐渐变得沉默寡言。
除了一天24个小时守候在发射机旁监听监看节目转播情况外,张剑云还要独立解决随时都可能发生的设备故障。发射、转播节目和维修广播电视设备专业性很强,张剑云并没有因此退缩,他从书店买、向老师傅借,抱着一大堆书本边干边摸索,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如今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无线电修理技术。“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虽然乏味,但我通过看书学习科技知识、专业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通过看报来沉淀自己,调整心态,我早已和这个工作环境融为一体,也就不觉得枯燥了。”从1988年到转播台工作,张剑云32年如一日扎根高山,与白云作伴,与孤山相对,把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自己热爱的广播电视事业。
三十二个年头,一万多个日夜,再多的艰辛, 张剑云都一肩扛下,他用青春,用汗水,完成了一名老广电人对信念的执着与坚守。他无悔的坚守,像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山下无数个喜庆团圆的家庭。同事们说起张剑云,也是赞不绝口:“张台长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山上有什么事情,一打电话就赶来了,在工作生活上也是十分关心我们,就像一个老大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