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开放发展新动能
——三论深入学习贯彻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
不开放、无改革
不改革、无创新
不创新、无未来
刚刚闭幕的市委五届十次全会,面向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坚持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开放,加快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为我们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激发开放发展新动能,要以融入成渝为主攻方向。开放的内涵是与巨人同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遵义家门口的超大经济体。在融入成渝中加快发展,比融入其他经济圈、经济区、经济带都更为现实、重要和紧迫,若不主动作为,“近水楼台”的优势就可能变成“虹吸塌陷”的局面。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加强战略、规划、政策、功能链接,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互联互通,主动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生产生活分工,千方百计挤进“产业链”,全力以赴融入“供应链”,用心用情服务“生活链”,把遵义建设打造成为贵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先行区”,借力成渝,合作发展。
激发开放发展新动能,要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主攻阵地。开放的本质是深化改革。很多开放问题,往往需要通过改革的方式和手段去解决。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必须进一步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我们要树立“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意识,坚持把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作为新形势下扩大开放的重要任务,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大提升行动和营商环境评价,深入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转型行动,最大限度释放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全力打造“遵满意”政务服务品牌。
激发开放发展新动能,要以提升经济活跃度为主攻目标。开放的路径是交流创新。一个城市对外联系越广泛,交往创新越活跃,对于资源的集聚、配置、共享能力就越强。我们要坚持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支撑,落实“招商三问”,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进“东部企业+遵义资源”“东部市场+遵义产品”“东部总部+遵义基地”“东部研发+遵义制造”,大力引进一批“候鸟型”专家、“星期天”工程师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大力推动优势产能、重点企业、特色产品“走出去”。要大力开展项目建设争优年、招商引资竞赛年、营商环境比拼年等创建活动,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各级各地扩大开放的积极性,加快提升遵义经济活跃度、资源聚集度、开放新高度。
开放的大门是发展的大门,是交流的大门,也是美好生活的大门。开启新征程的遵义,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走向新发展格局、走进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