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金忠富:我从“金老师”变身“金书记”
2020-12-24 21:46:15
  • 2018年3月,我从一名站在三尺讲台的教师摇身一变成为一名“凉江人”。

    两年多来,我在村里修路建水池、跑项目和资金、发展产业,与群众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白天走村串户访民情察民意,晚上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讨论全村的脱贫致富经。很快,我就成为凉江村民熟知并时时念叨的“金书记”。
    图片

    走访贫困户,了解生产生活情况

    刚到凉江村第一次参加组务会,面对村民提出的“没有享受到国家政策、遭遇不公平对待、林地纷争、土地纠纷、低保”等问题,我措手不及。群众的质疑并没有让我气馁,而是迅速明确从教育工作者到驻村干部的职责定位。开始进村入户走访,两个月的时间,走访完全村所有村民组的群众,第一时间掌握了全村所有贫困户的信息,摸清凉江村的贫困“病因”。
    在凉江村,交通是制约全村发展致富的“瓶颈”。我和村支两委主动与上级交通部门对接,争取到大大小小10余条产业路项目落地凉江村。白天爬山穿越丛林规划路线,晚上入户调解修路占地事宜,动员群众解放思想,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村建成硬化公路100余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交通运输网。
    图片

    金忠富带领群众种植中药材头花蓼

    路通了,财就通了,破解全村每个村民组出行难和竹原料运输难题解决了。

    此外,我还立足全村19950亩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乌骨鸡(规模1万羽)、生态冷水鱼(规模2万斤)、金钗石斛(规模21万株)等特色种植养殖优势产业。邀请专家到村里考察,将村里闲置的土地发展起来,种植起中药材头花蓼。

    图片

    金忠富帮助贫困户给果树除草

    经过多方协调,两年多来,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约87.5万元,在凉江村发展起了林下乌骨鸡、生态冷水鱼、金钗石斛、中药材头花蓼、切片厂等5个支柱产业,全村贫困户均全部享受利益联结分红,每年可带动村里12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2019年底全村剩余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户均家庭人均年收入达12000余元。

    转眼间,到凉江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两年期限已满,但我选择留下来,继续带领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来源:天眼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