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群众看变化 交通让生产生活更方便
2020-12-15 20:31:50
  • 近年来,赤水市农村公路建设坚持“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保障。

    图片

    一大早,家住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的村民曾必江,骑上他的电动车准备前去上班,在去年,他干上了村里公路管护员的工作,从家里到上班的地方也就几分钟的车程。
    然而就在2016年以前,对于他来说,出行的路尤为困难,当时没有硬化路,又住在里集镇较为偏远的地方,出门成为了他的烦恼。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2016年开始,赤水市将公路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投入资金,经过四年的时间,赤水新(改、扩)建公路3024公里,硬化2880公里,实现了100%的建制村、村民组通水泥(沥青)路。公路修通以后,曾必江在去年干上了村里的公路管护员。
    图片
    公路的完善及修建,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也让资源能够变成资金,赤水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和生态优势,所以竹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了当地群众致富的渠道,现在的旅游环线上不仅开起了民宿,山上的竹子也变成了资金。在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村民将砍伐好的竹原料捆好放在路边,等待装竹原料的“专车”,前来装货,而这种“专车”也被他们亲切的称呼为“抱抱机”。
    产业路的变化让资源变为资金,更是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而道路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家住赤水市丙安镇古景社区的居民蒋佑华,她每逢周末都会到镇上的公交车站,乘坐公交车到市区的亲戚家去。
    截止目前,已累计投资48.3亿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赤水公路里程达5665公里,比“十二五”期末净增2916公里。
    图片
    “十四五”期间,赤水市交通运输局将以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和长江经济带为契机,重点推进渝赤叙高速和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县乡道改造工程,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积极推动交通运输发展,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全面引领赤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陈俣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