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镇:“冬闲”变“冬忙”,粉条变“金条”
1
2020-12-16 22:14:45
- 入冬以来,本是“农闲”时节,而长沙镇高洞村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忙着制作红薯粉条。放眼望去,房前屋后、空地上、田间地头,一排排晶莹透亮的粉条密实地挂在绳上,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散发出独特的红薯清香。一大早,高洞村的村民詹克雄和妻子就忙活起来了,和面、漏粉、捞粉、挂粉,院坝里热火朝天,笑声不断。“好,粉条现在就给你邮件过去。”正在干活的詹克雄接到电话,有外省的顾客要买他的粉条。“手工粉条味道好,回头客不少。本来想留一些自己吃,没想到‘藏’不住。”詹克雄笑着说道。近日,全镇像詹克雄一样忙着制作粉条的还有很多村民,张应超也是其中一员。“红薯不仅能制作成红薯粉条,还能加工成红薯粉、红薯干,红薯‘身价’暴涨,而我也尝到了红薯‘甜头’。”张应超说,他原来卖鲜红薯,每公斤卖0.5元,辛苦1年才收入四五千元,太不“值”了。“每到红薯收获的季节,我都会将多余的红薯卖给张应超,同时我会到他家帮忙制作粉条,不仅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能学到制作粉条的技术,日子过得有盼头。”建档立卡户袁其生高兴地说。 据悉,长沙镇以“镇级投资公司+党支部+村专业合作社+群众”的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盘活了红薯粉条的家庭手工作坊50余家,年产粉条5万多斤,预计产值60余万元。此外,粉条产业的发展还帮助了200多名村民把“冬闲”变“冬忙”,让红薯粉条变成村民脱贫致富,点亮小康梦的“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