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值寒冬,赤水河清澈见底,在竹海间蜿蜒流向长江。正在大棚里打理金钗石斛幼苗的赤水市旺隆镇村民袁图会说,以前靠传统农作物,每年收入仅有一万多元。现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栽培本地特有的金钗石斛,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绿树引来金凤凰,好景开了致富路。绿水青山吸引来越来越多的游客,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村民王世林过去一直在外务工,如今回到家乡办起了农家乐。
袁图会、王世林家的变化,正是得益于贵州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联动执法等一系列机制的落地。
遵义市生态环境局赤水分局局长唐国良:我们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建立了赤水河流域保护联动执法的长效机制,每个季度都分别对我们交界的段面进行联合监测,重点污染源每年开展一次联合交叉执法检查,形成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的合力。
有了资金保障,赤水市与相邻省市之间跨区域的赤水河流域治理,使得流域生态环境得以极大改变。
唐国良:近十年来,我们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82.51%。同时,对赤水河赤水段的渔民全部实现了转场上岸,赤水河流域出境段面的水质常年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
(来源:遵义综合广播FM898 遵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