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李彩萍:“90后”外来媳妇的扶贫路
2020-11-28 23:00:59
  • 我叫李彩萍,是长沙镇的一名“90后”女干部,也是长沙镇的外来媳妇。从四川邛崃嫁过来的这些年,我见证了长沙人民群众奔小康的景象。

    2015年9月,我通过公考成为长沙镇的一名干部,成为长沙镇笃睦村的一名驻村工作人员,也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工程。至今,我依然记得初到笃睦村、初入贫困户家中的情景,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从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的“新手”。

    “90后”准妈妈李彩萍下乡开展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我先后帮扶了12户贫困户。当我领到帮扶任务时,内心充满恐慌和焦虑,对于刚从大学毕业初入社会的我来说,完全不知道从何入手。同事们看出我的困窘,你一言我一句地帮我。终于,工作有点眉目了。

    仍然记得第一次到贫困户谭立春家中走访时的情景——他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光着脚,瘦小的身子靠着门框,眼神空洞,望着家门口蜿蜒的泥泞小道,脚边鸡鸭围绕,环境卫生乱糟糟,家中有3个人却是三代人。第一次看到一个家庭可以如此的脏、乱、差,心里百感交集,但更是坚定了我帮扶的决心。经过我的帮扶,现在的谭立春家,门口的泥泞小道早已变成宽阔的连户路,家里的环境卫生也越来越干净了,女儿顺利毕业并参加了工作,谭立春也在农闲之余打零工,家庭生活也越来越宽裕,饭桌上的菜色也越来越丰富,他的眼神逐渐充满了神采。

    李彩萍走访贫困户王明九

    从“外人”到“家人”,一路播种一路收获。2016年7月,我怀了大女儿,为保证扶贫不断档、政策不脱钩,产检的时间我都选择在周末,走最近的医院,用最少的时间,确保能够跟得上扶贫工作的步调。

    李彩萍下乡走访直至深夜

    记得有一天晚上,突然接到指令,第二天脱贫攻坚要检查,让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确保万无一失。为了不让自己拖全镇后腿,我拿上手电筒,喊上老公,便去了贫困户家中开展工作。走到最后一户是罗希成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2点,周围一片寂静,走在通往他家的连户路上,寒冷的空气中只有我和老公的喘气声、砰砰的心跳声,周围的群众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罗老辈,在家没有?我是李彩萍,麻烦开下门。”走到他家门口,我开始敲门。不一会儿,两个老辈披着衣服为我打开了家门,一边迎我进门,一边看着我说,“你这个女娃娃真不让人放心,这么大个肚子,大晚上就不要乱跑,有紧要事就打个电话交代一声,我们一定都做好。”看似责备却充满关心的话语让我感动不已,疲倦一扫而空,浑身都有了力量。如今,在政策的帮扶下,从前的土墙房屋已进行改造,连户路也成为了宽敞的水泥大道,每年还享受着利益联结分红,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李彩萍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村民交医保

    近了和贫困户的距离,却远了和家庭的沟通,最终还是留下无尽的遗憾。“彩萍,在那么远的地方工作,爷爷一年也见不到你几次!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多吃点,你太瘦了,爷爷老咯,不知道还能陪你多久……”每每听到爷爷这样的话语,我只能红着眼眶却笑着回答他,“不会的,爷爷那么好,一定能长命百岁。”2016年11月26日,正在下村的我突然接到母亲电话,爷爷出车祸了,正在ICU抢救,我脑中一片空白,眼泪止不住往下流,想着上个月还生龙活虎的爷爷,如今正在医院抢救,心里真的难以接受。母亲安慰着我说目前还算顺利,让我不要担心,好好工作,会随时让我知道爷爷的情况。听着母亲的话,不安的心渐渐平静,每天在下村工作之余,就是等待爷爷的消息,心中也不停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然而,天不遂人愿,2016年11月30日晚上,长沙镇正在召开脱贫攻坚大会,认真记着笔记的我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爷爷过世了……那一刻的我崩溃了,趴在桌上,眼泪不听使唤一直往下流,原以为,过两天脱贫攻坚检查告一段落就可以请假好好陪伴爷爷,然而,终究还是错过了。未能见到爷爷的最后一面成为了我此生最大的缺憾,虽然现在想起来心中仍然很痛,但是人生有得有失,我想,爷爷应该也能理解我吧!

    我,长沙的外来媳妇,却用五年的时间见证了帮扶的贫困户们生活的改变。

    (来源:长沙镇)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