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推进智能教学 打造智慧课堂
1
2020-11-17 22:30:57
-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通过硬件上引进智能教育系统,完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软件上采用新老教学模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发现兴趣、发展兴趣,实现差异化教学体验,在保证基本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

在赤水市文华学校,1年级5班的同学正利用“班班通”智能教育系统学习课文《四季》,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同学们能够直观的了解并认识不同季节,而在以往的课堂上,同学们想要观察四季,只能凭借课本上的插画与老师的讲解进行体验,而现在,通过“班班通”智能教育系统,同学们在清晰、直观的学习的同时,也更加不容易分心。对学生而言,智能教育系统能更生动直观的展示和表现知识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感兴趣。对教师来说,智能教育系统则减轻了课堂负担,让教师更能专注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与接受程度上。2016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教育均衡发展理念,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支援全市学校硬软件设施建设,累计投入信息化设备资金1.0348亿元,在我市官渡镇,官渡小学还率先成立两个“智慧课堂”实验班,通过平板电脑与“班班通”智能教育系统,不仅让课堂变得“趣味丰富”,更多方面助力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2016年,官渡小学整体搬迁至现址,为保障学生均衡发展,该校全面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实现经费投入标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师资配置标准化和教育信息标准化。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乡镇教育优质均衡,官渡小学还通过设立录播教室、机器人教室、创客教室等方式,以机会同等促教育公平。五年来,官渡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逐渐形成,孩子们在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长技能轻松愉快学习,快乐健康成长。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全市学校先后配备小学科学实验仪器3套、初高中理化生实验仪器15套、“班班通”1114套、学生计算机2763台、录播教室18间、智慧教室13间、中小学机器人教室5间、创客教室10间、全市学校实现“班班通”、互联网和现代教育资源“三个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