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沙镇坚持党建引领,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在全镇推行村民自治“红黑榜”,通过实行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的道德教育与惩戒,以“榜”塑人心、立规矩、促善治,引导村民自觉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石场村村民袁志贤的公公今年70多岁,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近6年又因年老生病失去自理能力,袁志贤不但没有嫌弃老人,反而像女儿般几年如一日,给公公洗头洗脚、剪指甲等。袁志贤的执着和善良受到邻里乡亲的一致好评,被镇里评为“好儿媳”上了“红榜”,这让她格外满足。
“我儿媳妇对我可好了,伺候了我6年多。我生病的时候给我端吃端喝伺候我,跟亲女儿一样。”袁志贤的公公陈德培感激地说。
近年来,长沙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评选红黑榜人物时,围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九提倡九反对文明标准,采取群众自评申报、群众大会投票推荐、村委会复核公示、镇级联审联查、镇党委考察公示等6个程序。对评选出的“好婆婆、和谐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在“红榜”公示,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评先选优激发社会正能量,开展移风易俗弘扬农村新风尚,全力营造孝老爱亲、邻里和睦、村风文明、民风淳朴的良好氛围。
“以前,我总喜欢把杂物堆放在楼梯口上,被村里面发现后,直接曝光在黑榜上,实在丢人。经过三个多月的整顿和考察,我还被村里面推荐上了红榜。”住在集镇搬迁安置点的群众王大爷说到。
在推动乡村治理上,长沙镇建立健全“红黑榜”动态管理和长效机制,对上黑榜的群众直面曝光,群众会上通报,并取消整顿期间的评先选优推荐资格,责令限期整改。对确有改过表现的,经村民小组会议及村委会研究决定,从黑榜上撤销。对拒不整改者,由党员、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带头对其进行约谈,采取上门教育,干部帮扶等方式,督促其认错整改。通过整顿教育,50余户群众自己主动整改完成自查出来的陈规陋习、铺张浪费、脏乱现象问题,整改成效明显。长沙镇黔和社区开展“百姓讲堂”宣讲道德模范事迹
“自红黑榜施行以来,群众陋习得到了很大改变,不良风气越来越少,乡风文明了”石场村党支部书记雷辉伦在评议会中说。目前,全镇7个村(社区)均制定了村规民约,探索推出了“红黑榜”治理和“红黑榜”评选标准,已评选出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卫生文明户、和谐家庭、最美劳动者等先进模范和好人好事2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