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厚镇高新村:解决致贫因素 让村民脱贫致富
2020-06-03 08:35:31
  • 元厚镇高新村以前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村里产业发展缓慢,年轻村民大多外出务工,老幼在家留守,靠传统种植方式过日子,一直戴着贫困村的帽子。近年来,高新村坚持精准施策,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同时,高新村还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不仅让村子脱了贫,村民们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在高新村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内,村民们正忙着为长势良好的姜苗松土,覆肥。村民们告诉记者,在蔬菜种植基地里务工每天都有100多元钱的劳务费,一个月下来,基本上都能得到2000多元的收入,和自己做农活比,简直好了太多。
    元厚镇高新村村民宋玉明说:“对于我而言,外出打工已经年纪大了,在里干活还可以照顾家里方便很多。”
    2014年以前,高新村由于位置偏远、山高坡陡,村里大部分的村民想要出山十分困难,镇上的物资想要进山则更难。交通的不便制约着高新村的发展,而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缺水问题则关乎着村民们的生存问题。
    对此,元厚镇积极对接援建项目,在高新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维修、改造原本的老旧水库,安装输水管道以及新建水窖等措施,解决了高新村1800余人的饮水难题。

    通了水,还要路。在自来水进了全村的家家户户后,村支两委又开始着手于将出山和进山的公路给“打通”,让山里的村民能走出去,也让外面的事物能走进来。2014年,高新村便开始修建起了他们的出山路。截止到现在,高新村已完成通组公路修建30余公里,基本实现家家门口就有路,人人出门能坐车。
    村民张光文说:“现在比过去好太多太多了,村里的水、路、电相当的好,对我们老一辈来讲,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住,就已经很满意。”

    路通了,山货出山容易了。这时,高新村干部们瞄准农业市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搞起了养蜂的生意。
    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在高新村借力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每年仅靠养蜂便能实现利润10万余元。在产生收益的同时,让利益联结到每一个贫困户,实现让村民稳定增收。
    元厚镇高新村党支部书记罗洪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群众增收,把村集体经济壮大,辐射周边群众,带动他们增收。”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