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小满未满,秀麦催丰,赤水各地一派欣欣向荣。走进贵州赤水富林电子厂官渡基地,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熟练地加工着零件。“厂子开到了家门口,一出家门就进厂门,真没想到,在农村就成了上班族。”官渡镇易地扶贫搬迁户杨会学难掩喜悦。工厂一开工,杨会学就兴冲冲地来学习。她勤奋好学,如今已是一名熟练工,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很舒心。
而在长期镇扶贫车间——赤水市巧妹子手工工艺有限公司,当地群众正跟着党员志愿者认真学习钩织。凤仪村建档立卡户易如容就是其中一位,学习钩织一段时间的她,已经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赚取生活费了。“有手艺就饿不着。只要好好干,工资还能继续涨。”易如容信心十足。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一头是群众要就业,另一头是企业要招工,政府部门当起了“服务员”。市委市政府联合企业打好组合拳,因地制宜,建立“党建+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鼓励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型企业在乡镇建起“微工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当“上班族”……招工时间也很有学问。“大家住得散,镇、村里会组织‘春风行动’招聘会,平日里那些招聘公司还坐车来镇上赶集、入户招工。”长期镇白田村村民赵小琳说。
从扶贫微工厂、送就业到户,到农家小课堂、送技能进村,建档立卡群众在家门口脱贫的梦想走进现实,对建档立卡群众的关心不是“授人以鱼”“大水漫灌”,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致富机会。两业兴,百姓富。就业扶贫与产业扶贫相互促进,乡村经济会发展得更好。“农户+企业”的就业模式,“培训+就业”的技能帮扶,逐渐成为赤水市实现个人、企业与社会多赢的“妙招”。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赤水开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一剂良方”:好政策、好岗位、好技能到村到户到人。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群众用双手绘就绿色的收获,成为脱贫攻坚的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