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产业+就业” 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效
2019-12-14 22:32:38
  • 2017年,赤水市成为贵州首个脱贫出列县。如何让脱贫之后不返贫,近两年,赤水各地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效。

    6c09a37176364c2387f98c9dfc85eedf.jpg

    当下,正是包菜、青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在赤水市天台镇星光村、三块村的蔬菜基地里,附近务工群众正忙着收割蔬菜,装车运送到赤水市各学校、企业食堂。

    2018年初,天台镇星光村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成立赤水众城苦竹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天台镇各村650亩土地种植有机时蔬,从播种、育苗、培植、到最后的收割,都需要群众劳作,平均一个村为十余个贫困户解决就业问题。
    2fc59d89890743d7aa15a8b33be93cf1.jpg

    天台镇三块村村民张富珍对记者说,“我家里面流转了三亩土地,平时没有事情就在这里来帮帮忙,半年多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增加群众就业,让脱贫不返贫,如今像张富珍这样在蔬菜基地里务工的群众就有一百多人。

    合作社引进赤水国云公司进行技术指导、产销对接,围绕校农结合、农企结合、农机结合,并将产品销往周边的超市、批发市场,免除农户后顾之忧,预计今年每亩时蔬效益能达7800元。
    119d4982fc10419a9ada0ec759b54523.jpg

    扶上马,送一程。天台镇星光村一边延伸规模,一边让社员学习蔬菜种植技术,社员学到技术后在各村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增加收入的同时解决了一部分群众就业。

    社员李良轩说:“我在天台山村流转了二十多亩地种植时蔬,一年收入收入有十多万,附近有几个务工的贫困户长期帮我干活,他们一个月也有两千多的收入。”

    突出产业带动,注重就业帮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提供双重保障。在长期镇,王国琴正在扶贫车间钩织手提包,短短半年,她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一个月拿到手里面的工资有1800元左右。
    4904373f7a9c4cc0a9052780856b5247.jpg

    长期镇康桥社区党支部书记牟修全说:“熟悉钩织的群众直接把原材料拿回家加工,再由公司直接回收,产品按计件进行折算,他们的工资能够达到两千至三千。”

    搭建“产业+就业”平台,长期镇的钩织帽子、背包棉鞋等手工产品11月份的销售额达5万元,带动了5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一步一步走、一针一线“绣”,赤水市按照以产业带动就业,既定时间节点有节奏、有步骤、高质量地巩固脱贫攻坚。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