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 奋斗新时代丨黄利生:刻下皱纹 抹去“纤痕”
2019-06-14 10:59:57
  • “哟嚯喂……”

    在赤水河边上,老船把头黄利生再次吼起了船工号子,“喊号子就是为了让大家齐心协力,这样使出的劲才一样。”对于船工号子的用处,黄利生这样说到。

    黄利生,1932年生人,赤水市复兴镇凉江村村民,如今已经斑白的头发下却有着一双坚毅的眼睛。在交通和机械化水平落后的年代,赤水河作为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航运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纤夫。1948年,为了谋求生路,16岁的黄利生当起了拉船的纤夫。而想起当时纤夫的日子,黄利生恍如昨日,“从赤水拉到岔河滩要拉十几天,盐巴、米、煤什么都装,一天拉下来,到了晚上,浑身上下都痛 ”。

    用血和汗换生活,在当时的艰苦条件下,在凉江村,像黄利生这样的纤夫就有好几十个,而船工号子就是他们这一群纤夫精神的依托。

    1960年,应时代要求,黄利生等纤夫回到农村务农,参加大集体工作。直至1974年,黄利生再次回到水上,不过这次他却不再是纤夫。

    “那时国家厂房都打开了,大家贫下中农有饭吃,找到钱了,很多山上的人的都下来找钱,船的技术也好了,就不需要人力了,我还跑了几年,我还当上了船长。 ”

    日子慢慢好了起来,这是黄利生对当时的记忆,同时也是改革开放逐渐深入的真实写照。2002年,黄利生离开了陪伴大半辈子的长江水系,老人养育的五个子女也相继成了家,孙子一辈也相继在大城市找到了工作,定了居。

    “现在我的日子很好,我的孩子们都找到钱,我比以前的地主过得还好,我家里有看的、有听的,我穿的衣服你都要使劲背一背篓。现在的辛福还是要感谢共产党,共产党领导我们穷人翻身。”

    沧海桑田,如今,生活方式的改变让以黄利生为代表的老船工号子已经不在赤水河上响起,雄壮的号子成为了当地节日中的表演节目,成为了一种地方文化。光阴荏苒,岁月也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刻痕,但时代的变迁却抹去了老人年轻时肩上留下的“纤痕”。而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中,黄利生虽是一缕青烟,但却是一位见证者。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