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示范凝聚力量,“一带三线”引领振兴!清镇市全力打造环湖党建示范带助推乡村振兴

2020-09-25 12:23:52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今年以来,清镇市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中心工作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动,以红枫湖环湖村级党组织为试点,将“一带三线”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抓根本、抓标准、抓统筹”为方法统领,不断推动“多彩红枫湖·先锋促振兴”环湖党建示范带由物理带、空间带向发展线、生态线、乡风线转化,以点串线、连线成带、以带促面,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清镇样板。

发展线 为乡村振兴夯实经济基础

发展线即产业线,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夯实地基。

为此,清镇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经济支撑,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基本思路,着力畅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互生循环,持续做优做强农业产业。

抢抓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机遇,清镇市围绕“枫蔬果茶”四大产业,抓实产业发展筑“基”,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大力引进中华茶博园、江田果业、贵州两山农林集团等22家实力雄厚企业,推行“党支部(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四方联盟”利益联结机制,深入实施芦荻哨村江田——智联精品果蔬项目基地、骆家桥村蔬菜保供基地和毛家寨村、杉树村元宝枫种植基地等农文旅一体化项目3.1万亩,形成了“坡地种树、树下种椒、棚内种蔬(果)”的环湖坡地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在此过程中,清镇市坚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身份亮在产业发展一线,针对土地流转、产业落地中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积极开展党员“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强化党建引领铸“魂”。

“去年,骆家桥村的高标准设施蔬菜保供基地建成投用后,蔬菜保供党支部同时成立,并建立6个党员示范棚,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技术示范,用效益说话,带动群众参与,助推企业发展。”骆家桥村村支书李政伦说。

在党建引领和保障中,规划总面积3188亩,涉及农户589户、2469人的骆家桥村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集体留用等方式,促进企业增效、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再过几天,黄瓜即可进入采摘期,每亩预计采摘6000斤,收益约6000元,这只是大棚种植的第二季蔬菜。加上第一季种植的西红柿和第三季将种植的速生蔬菜,一亩大棚可收益30000元,是种植传统作物的20多倍,极大提升了土地产出,也证明了产业发展才能真正让群众受益。”李政伦说。

此外,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清镇市还格外重视产业人才培养,实施“五培双带”计划,深入发掘农村致富带头能人,动态建立创新创业人才信息库,实行党委班子成员联系能人和人才工作制度,综合利用“一园三基地”平台,开展各类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组干部、把优秀村组干部培养成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先进典型,实现带领致富和带动致富。

生态线 为乡村振兴提供资源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农村发展和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村民群众对“生态宜居”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只有留住青山、守住蓝天、保住水清、护住地洁,才能为乡村振兴创造出更多的绿色福利和生态红利。

在打造环湖党建示范带中,清镇市始终把保护红枫湖这口“贵阳市人民的大水缸”作为生态线建设的基本前提,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治境”与“造景”相结合,着力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走进红枫湖镇右二村,成行连片的林木随处可见,色彩缤纷的蒙德里安小镇格外惹眼,加上日益清澈的红枫湖水以及逐渐增多的珍稀鸟类,这里正绘就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

为保护好眼前的如画美景,右二村专门组建了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驻村干部黄俊就是志愿服务队其中一员。“每周,志愿队都会组织队员对沿湖周边、村组干道、房前屋后进行大清扫,在志愿队的带动下,也有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想为改善提升生态环境出份力。”黄俊道说。

除此之外,右二村还搬迁了位于红枫湖边一级保护区内的沙坡村民组,在其他村民组建设生活污水净化设施,放弃养殖等污染较大的产业,转而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实现“保湖”与“富民”双赢。

多年来,清镇市坚持以生态贡献换取生态红利,紧扣环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实施完成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4个村7个村民组共558户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搬出二级保护区内6家工业企业,全面取缔环湖185家规模养殖场,关停二级保护区内20家农家乐,完成塘关灰场2000余亩玉米秸秆清理和种草整治工作。

为凝聚生态共识,清镇市制定了易诵易记的“八星示范·保湖公约”,凝聚群众“共保、共防、共治、共建、共享”爱湖保湖的生态共识;组建21支“保湖”志愿服务队,大力推进“保湖行动”;实行“党员中心户+群众户”的党群生态共建共享责任制,以“党员中心户+相邻5至10户群众”为单位,组团式开展责任区域内环境治理、环湖卫生清洁、纠治白色垃圾等行动,营造“组织推、党员带、群众动”良好共建氛围。


乡风线 为乡村振兴汇聚精神力量

近段时间,右七村党支部书记刘光富每天都要往返大窝村民组推进高端民宿项目。“在红枫湖中国(国家)农业公园创建中,项目将右七村定位成‘乐居右七’,计划打造一批高端精品民宿,主要涉及村里的大窝村民组44户村民,目前工作正在推进中。”刘光富说,项目不仅按面积对签约群众支付租金,运营后还将进行分红,最少的分红5000元,最多的能达到15000元。

刘光富的信心来源于距离右七村不远的引舍故里民宿。近年来,由于右七村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吸引来了引舍故里民宿入驻该村,据民宿相关负责人介绍,民宿投入数百万元进行改造,现有8个房间,价位定在780元至980元之间,因环境、交通条件优良、服务周到、民族风情浓郁等因素,入住过的客人大多成了回头客,目前民宿运营情况良好。

新时代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为筑牢文明和谐的乡风线,清镇市以红枫湖镇大冲村、民乐村和站街镇杉树村为主要推进区域,以民族团结为底色,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用优秀民族文化孕育文明乡风,让诚信建设净化民风社风,“三架齐驱”构建融荣与共的文明乡风线,为乡村振兴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奋进力量。

同时,依托清镇“诚信农民”建设,建立诚信管理系统柜和科学合理的个人诚信指标体系,实现群众诚实守信制度化、常态化;建立诚信“红黑榜”,定期公示,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积极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氛围……如今,“画中富美村、梦里湖畔乡”的文明乡风正演变成生动的人文风景。

每一次奋进,都有党组织高扬旗帜,凝聚蓬勃力量。每一次收获,都有共产党员初心不忘,砥砺奋勇前行。新时代,清镇市正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发展、生态、乡风三线建设,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来源: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