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贵阳项目亮相2019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成果观摩展示片

2019-12-22 18:35:39

12月21日下午三点,2019年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成果观摩展示片在贵州卫视播出,集中展示一年来全省各地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农业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发展情况,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2019年以来全省各地齐心协力抓重大项目、奋勇拼搏抓特色优势产业、苦干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成效。

  一枚小小的芯片,让轮胎的生产和使用更智能;智能化生产线,让“无人工厂”成为现实;猕猴桃畅销海内外,一年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数千元;农产品物流园联通省内省外,助力黔货出山、农户增收……展示片里,一个个贵阳项目纷纷亮相,展示了我市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新成果。

  2019年以来,贵阳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力推进“千企改造”“千企引进”“万企融合”行动,大力培育六大新产业,实施“五子登科”产业重点发展工程、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努力打造全省新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和新的增长极、当好全省发展的“火车头”“发动机”。

  一批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农业十二大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相继落地生根,为贵阳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至11月,我市新开工工业项目121个,计划总投资748亿元,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297亿元;农业投资累计完成51.23亿元,农村“三变”改革带动1.2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元,预计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870亿元、转化率达52%。

  大数据 大能量

  “将小小的智能芯片镶嵌在轮胎里,这个轮胎的相关数据,都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记录。”展示片中,在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子午胎智能生产及智慧轮胎大数据应用车间,一位工人介绍说。

  贵州轮胎转型升级智能制造项目是贵州省“千企改造”工程之一,也是我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8100万元,内容包括物联网及全局OEE管理、全面的MES系统、数字铁笼-必联网招标采购平台、大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轮胎芯片等子项目。如今,大数据工业分析系统已经让企业尝到了智能制造的甜头,使贵州轮胎产能增加了50%、损耗降低了12%。公司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投资16.7亿元、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已于今年12月15日在越南前江省开工。

  位于清镇市的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第一家综合利用固体工业废弃物(粉煤灰、磷石膏)生产混凝土砌块和干混砂浆的民营企业。如今,该公司正利用新技术,借力大数据,着力打造新型绿色建材(建筑)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围绕预拌干混砂浆、喷注砂浆、3D打印砂浆建设的智能化生产线,让真正意义的“无人工厂”成为现实。项目年消纳磷石膏105万吨,这将助力我市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和“以渣定产”工作的开展。

  已调试安装智能封装设备650台,建成102条LED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5条键合丝新材料智能制造生产线,1至10月完成产值3.5亿元……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该公司2018年11月落户贵阳高新区沙文生态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高精尖电子信息化产品的封测与大数据融合智能制造研发和生产基地,计划总投资约20亿元。未来,其涵盖的产业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键合金丝新材料、智能装备管理系统、自动化应用管理系统、LED照明及半导体芯片封装、MEMS声学芯片封装等,年产值约50亿元,将为打造贵阳市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注入新动能。

  万物互联,人机共存的5G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独角兽企业,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顶尖的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创新企业。该公司瞄准数以亿计的机器人带来的庞大市场,将优必选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研发装配中心落户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该项目建设场地总面积8800多平方米,目前巡检及服务机器人生产线、Cruzr机器人生产线已投产,大数据中心和其余生产线将在2020年陆续投入使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至10亿元,助力贵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研究和产业发展。

  大数据释放大能量。2019年,贵阳市共有114个工业项目纳入省、市“千企改造”工程,总投资594.6亿元,1至11月已完成投资约120亿元。

  新产业 新支柱

  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贵阳在培育新支柱产业和新增长点上不断发力。

  位于贵阳经开区的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玖行充换电设施项目,代表着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动态。

  由贵州正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新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总投资达31.5亿元,项目一期已于今年9月开工,两条日产20万支新能源动力锂电池生产线及10条新能源PACK线11月完工并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二期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左右。

  同样是今年9月,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新能源充换电设施的上海玖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贵阳经开区开工建设玖行充换电设施项目,一期于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生产的两批直流桩,已交付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公司。接下来,玖行能源计划在2020年建成集设备配套生产、安装调试、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制造、检测、销售中心,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8亿元、缴纳税收3000万元。玖行能源还将以贵阳为中心辐射整个西南地区,投资建设服务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和社会车辆的充电场站。

  贵州玄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新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企业,今年8月开始在贵阳高新区建设5000吨生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生产线。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充分利用我省花椒、生姜等植物资源,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对花椒等农副产品进行高附加值综合开发,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纯天然植物制品。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3亿元,每年在省内消化10万吨以上原料,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助推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具有重要作用。

  新能源产业项目陆续落地、中高端消费品制造项目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贵阳大力实施做强实体经济推进新产业发展攻坚行动计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品为导向,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中高端消费品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产业、健康医药产业等六大新产业,取得累累硕果。

  农业强 农民富

  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今年,省会贵阳强化使命担当,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实施“强化产销对接”攻坚行动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业高质量发展,以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

  调减低效玉米种植面积,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经济效益更高的猕猴桃,息烽县石硐镇的实践,是我市农村产业革命的一个缩影。展示片中,贵州中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石硐镇建设的猕猴桃园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企业负责人介绍,园区按照“健康、绿色、有机”的发展战略,打造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格局,产品通过了SGS检测,完全符合欧盟出口标准,远销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还获得了2018年第十二届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和2019年全国优质猕猴桃品鉴会银奖。

  农业强了,农民富了。据了解,该园区涉及石硐、大洪、中坝3个村,共带动包括107户贫困户在内的334户农户,2019年猕猴桃总产量达100万千克,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3000余元。

  生态畜牧业也是贵阳重要的农业特色产业。2019年,贵阳市依托清镇温氏公司,建设新增优质2000万羽高效生态家禽养殖基地项目。该项目建成后,贵阳市生态家禽产业产能将由现在的3500万羽提升到5500万羽,新增带动农户500户以上,新增产值近10亿元,与息烽县千万羽肉鸡产业集群、修文扎佐千万羽肉禽数字化批发市场和千万羽白条鸡生产线一起,支撑起全市生态家禽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体系,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保证市场供给、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农产品“卖给谁”“谁来卖”“怎么卖”,一直是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打通产销对接关键一环,解决农产品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才能让优质农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

  为构建农产品流通新生态,保障贵阳市民农产品需求的“菜篮子”,今年3月,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开业。物流园规划用地总面积866.45亩,建筑规模69.52万平方米,总投资32亿元,经营品类涵盖蔬菜、水果、食用菌、肉类、粮油干调、水产海鲜等,是集展示交易、冷链物流、加工仓储、安全溯源、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是省、市联动建设的“菜篮子”民生保障工程和公益性示范市场。

  贵阳农产品物流园开业以来,充分发挥公益属性,着重保供稳价,助力黔货出山和全省脱贫攻坚。目前,物流园已入驻来自全省各地的商户900余家;截至11月,累计交易农副产品65.65万吨,交易额达30.15亿元。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刘辉 樊成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