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讯(记者 应腾)400多年前,明代播州土司如何“玩转”生活美学?在遵义市海龙镇茅衙遗址,站在最高处俯瞰的那一刻,你或许可以感受到明代土司的“诗和远方”背后的生活态度。
11月3日,记者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茅衙遗址考古队获悉,截止目前,已初步揭露大殿建筑基础格局,400多年前的园林式“豪华庄园”逐渐露出清晰“容貌”。接下来,在考古人员的持续发掘清理中,将从建筑构件、形制,造园艺术等方面陆续还原明代播州土司的“生活美学”。
遵义海龙镇茅衙遗址
“豪华庄园”
打开播州土司考古工作又一突破口
据《遵义府志》载:“茅衙寺,在城北十五里茅坪,原名仙岩庄,初为杨应龙妻田惜玉所居,称曰茅衙。平播后,李氏得之,改建为寺。”2014年,经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证实,该遗址为明代播州杨氏土司杨应龙为爱妾所修的“豪华庄园”仙岩庄。
而如今的茅衙寺是经多次损毁后,在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
站在茅衙山上俯瞰茅衙寺
“在此之前,我们对播州杨氏土司军事防御体系、墓葬、司治遗存等进行考古研究,很少有涉及土司庄田经济方面的。”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告诉记者,作为杨氏土司的“经济支撑”,庄田既是播州地区经济发展的见证,也记录了杨氏土司的励精图治。因此,以茅衙遗址为切入口,由此揭开播州地区社会经济及相关文化新认知,成为播州杨氏土司考古工作的又一“新突破口”。
2019年5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对茅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
这个由“50后”贺军虎,“70后”韩建军和“95后”李奎组成的“最萌年龄差”考古队,在怪石嶙峋中,相继清理发掘出茅衙山道路、石拱桥、石墙、庄宅建筑基础等遗迹。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右)和考古队员李奎探讨最新发现
其中,在茅衙山北坡发现一组自上而下,分布较为规整的石柱础,经考古人员推测,这里应该修建了一座三层的木构建筑,或许是土司和爱妾的“观景房”。
截止目前,考古人员在茅衙寺内清理出大殿建筑基础,及殿前排水、台阶,初步摸清大殿的基础格局。同时,在茅衙山北坡、茅衙寺内大殿均清理出土大量明代瓦片、脊砖等建筑构件。
考古队员发掘清理出土的明代龙纹脊砖
前有主殿,有廊房等主体建筑遗迹;后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园林景观桥梁”、景观石等依自然山体而修建的景观……考古人员在逐渐摸清茅衙遗址功能布局的同时,这个藏在山间,400多年前的园林式“豪华庄园”,也渐渐显露出清晰的“容貌”。
考古队员发掘清理出土的滴水
持续发掘
陆续还原播州土司“生活美学”
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常态是“平淡”和“重复”,但偶尔的惊喜,总能激励着这个“最萌年龄差”考古队扎根田野,不断发掘。
经过他们的清理发掘,这座“豪华庄园”的游玩路线也随之出炉。在如今看来,这条线路可算是播州土司的一大生活美学:享受“慢生活”,万物皆可爱。
建于明代的石拱桥,如今是茅衙山“网红”景点
此外,韩建军和李奎发现,茅衙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与海龙囤“新王宫”遗址所出土一致,“由此可以推测,两边建筑群或许是同一时期修建,烧制的窑或许也是同一个。”李奎告诉记者,把茅衙遗址的建筑格局弄清楚,是他们接下来工作的重点。
在茅衙山顶,李奎所指位置便是为平整山顶遗留的人工凿痕
通过考古,大角度可以了解一个时代的风貌,小角度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
站在茅衙山山顶俯瞰农田,似乎能感受到400多年前,播州土司“春有繁花夏有风,秋有拜月冬有酒”的精致生活,或又能感受到他们“自娱于其间”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理解。
庄园外部还残存明代石墙及茅衙山北坡建筑
同时,靠山却不环水,又无池塘,在喀斯特地貌显著的山上,建一座几米高的石拱桥,这依山而筑的园林景观,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的生活意境,让人不禁猜想——土司杨应龙和爱妾在生活美学上,或许拥有着崇尚自然派的审美情趣。
翻看历史,古人善于用隐晦内敛的方式昭告世人,生活本身的情与趣。在考古人员持续的发掘清理中,将逐步厘清庄园格局,从建筑构件、形制,造园艺术等方面,陆续还原明代播州土司的“生活美学”。
编辑: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