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 咳喘、发热!躲过了新冠和甲流,却没躲过它!近期高发......
2023-05-12 21:43:27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浙大儿院、江苏疾控 编辑:隆一
  • 近日,一些医院儿科门诊,出现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数增多情况,值得引起警惕。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家长分享孩子近期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过程,感叹这个病毒来势汹汹,甚至比新冠、甲流可怕,让人忐忑不安。


    389fc3c8da37455db6277414205e8e01.png


    “躲过了新冠,躲过了甲流,没躲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甲流高峰才过去不久,呼吸道感染的孩子又多起来。


    “又发热了”“这次是咳嗽厉害”“跟拉风箱一样,有点像哮喘”很多家长看着发热难受的孩子心急如焚。


    浙大儿院呼吸内科主任唐兰芳表示:“最近,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处于高峰。目前因咳嗽、喘息住院的患儿中,在浙大儿院占据首位的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这些孩子一般都因为持续发热、咳喘明显而住院。目前呼吸内科病房里住着30多位因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患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什么病毒?

    发病时有什么症状?


    RSV为副黏病毒科肺炎病毒属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2岁婴幼儿感染RSV的风险极高,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肺功能受损,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


    RSV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主要好发于婴幼儿,尤其<2岁的儿童,但近期这波感染,学龄前期患儿不断增多,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时间久,伴咳嗽,喘息反而不明显。
    早期RSV感染大部分表现为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同时,往往伴发热(体温很少超过39℃),也可出现中耳炎。通常病程的2-4天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喘息,一般来说,自然病程为7-10天,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少部分儿童感染RSV后病程迁延,甚至反复咳喘发作。

    医生同时提醒:以往感染RSV的主要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而这次不少4-5岁儿童也感染了。因此,如果是读幼儿园及以下的孩子出现发热、喘息、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状,要警惕RSV感染。

    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相比
    RSV有何异同?

    年初至今,主要有三种病毒在流行,为新冠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RSV,这三种病毒都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且传染性强的病毒,均会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症状,因此有时很难区分感染了哪种病毒。

    虽然他们有不少相似的症状,但也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流感病毒感染潜伏期短,通常是突然发热,高热为主,而另外两种则是逐渐发病,且RSV感染的患儿中腹泻较为少见,可以参考表格内容,明确诊断的话建议行相关核酸或抗原检测。

    8a73dbb0ad794ccf855fe5e8029fe493.png
    三种病毒的异同

    那么,对于这种病毒
    日常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

    RSV感染是自限性的,大多数可以自行好转,家长们不必恐慌,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定期对儿童餐具、玩具及家里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外出时戴好口罩,对于大宝宝,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减少RSV感染的机率。




    主办:清镇市融媒体中心

    审核: 杨珊

    编审:王艳妮

    编辑:隆一

    投稿邮箱:1848093750@qq.com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