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周琦: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2022-09-28 16:43:04 来源:贵阳网 编辑:石三玲
  • “很激动!这是党组织对我的信任,给予我的荣誉,我定当担起责任、不负使命。”9月25日,得知自己光荣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贵州省地矿局首席科学家周琦难掩激动。

    锰是新能源电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和钢铁冶金的关键材料,我国每年约有80%的锰矿石需要从国外进口。为了打破我国锰矿找矿久攻不克的困局,周琦一直在贵州武陵山区开展锰矿地质找矿和科研工作。

    eab13472a9d24b65b94a14e7ee27537f.jpg

    长期以来,国际矿床学学界普遍认为,锰矿大规模成矿主要是外生沉积成矿的产物,提出了“外生外成”的沉积型锰矿成矿理论。这一理论长期支撑和指导国内锰矿找矿,但国内锰矿找矿几十年来一直久攻不克。

    2000年初,周琦一边工作,一边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经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他认识到,传统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华南、贵州地区的锰矿成矿特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周琦提出了新的锰矿成矿理论——气液喷溢沉积锰矿成矿理论。

    dd27815a51e144218a3aa463a4f95a6c.jpg

    他提出的锰矿成矿新理论及其衍生出来的找矿方法,突破了传统锰矿找矿理论的局限,成功应用到贵州铜仁、贵州遵义、重庆等地的锰矿勘查中。

    凭借这套理论,他率队在黔东地区先后新发现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使贵州锰矿资源储量一跃成为亚洲第一,改变了中国锰矿资源的格局。

    从17岁进入地质队到今年58 岁,周琦的探索没有停止过。

    传统锰矿地质找矿工作中,地质填图、钻孔编录、计算制图无一不是靠纸质记录,“贵州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为什么不推进数字勘查?”周琦回忆,起初这项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

    数字化就意味着,原先以纸质的方式来留存的各种地质数据和资料,都要按标准录入数据库,为后续的图件编绘、综合研究和资源储量估算提供数据支撑。面对新的数据采集方式,一开始,很多人不习惯。

    周琦会亲自到矿区现场指导,鼓励大家大胆尝试。“野外数据采集就像修房子,首先要打好地基。数据录入完整,地基牢固才能在上面建成高楼大厦。”通过集中培训、野外现场演示等方式,让一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数字勘查技术。

    数据录入成功后,矿产勘查过程也要实现无纸化。为攻克技术难题,他和年过七旬的吴冲龙教授带着技术骨干深入勘查现场,查找问题症结。

    8a891b93dd64405bb6d2451d79d31056.jpg

    经多次试验操作,一个漂亮的三维模型终于出现在电脑上,随后矿产数字勘查技术“牛刀小试”,运用到2020年开始启动实施全省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工作和毕节试验区优势矿产资源大普查中初见成果。2021年7月,快速完成了松桃高地超大型锰矿床大精查,提交富锰矿石资源量7535.15万吨,锰平均品位为25.64%,是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富锰矿床。

    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团队研发出一套锰矿固体矿产数字化勘查体系,成功实现了矿产勘查过程中无纸化的流程。地质工作人员采用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就能实现矿产勘查数据的野外数字化采集,达到一次完成野外勘查数据的采集和数字化,并存入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信息系统和大数据中心永久使用。

    2017年以来,周琦先后荣获我国地质科学领域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贵州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在自己的领域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围绕贵州省的重大需求,国家的重大需求,作出新贡献。”周琦说。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