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学感恩课(上)】贵州一村小 “差”班要多上一门课
2021-08-31 14:33:53 来源: 多彩贵州网 编辑:卓娜
  • 编者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乌鸦反哺到羔羊跪乳,再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教育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威宁自治县的羊街镇双河村,将村里辅处小学成绩最差的一个班命名为“涌泉班”,增设一门课程叫“感恩课”。建立“一生一档案”,实行“一月一家访”,课堂上引进特殊老师,课堂外增设兴趣社团。

      第一个涌泉班,成绩从全镇17个小学中的倒数第二,上升为第二。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性格变得阳光,兴趣不断拓展,对父母也更加孝顺。2019年,第一个涌泉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今天,第二个涌泉班正在接力……

    本网记者 文/李思瑾 张鸿杰 图/杨昌鼎

      村里最出名的懒汉,竟是几位大学生!

      多次上门劝说无用后,刘伟怒了。

      “村庄要发展,年轻人社会责任意识缺乏、感恩意识淡薄怎么行?!”2017年年底,威宁县羊街镇双河村村支书刘伟提出:在村小开展感恩教育。

      “我们选择各科平均成绩不到50分、纪律也最涣散的班级作为试点,开设感恩课。两年后,这个班的成绩从全镇倒数第二上升到第二,三分之二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8月30日,提及4年前开设感恩课的缘由,刘伟笑着表示“试验成功了”。

    威宁自治县羊街镇双河村辅处小学

      缘由:大学生不知感恩“啃老”5年

      双河村并非贫困村。2013年,刘伟接任村支书。

      在整个贵州大地轰轰烈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让刘伟烦心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村里几名大学生毕业后在家“躺平”,整日除了玩游戏就是刷抖音,不找工作、不做家务,有人甚至无所事事长达5年之久。

      “做小事看不起,干大事无决心。”刘伟上门多次劝说,一名年轻人最初不愿与人交流、熟络后又极尽所能找借口:发展农业,搞生产,大材小用;外出创业,无本钱,太过艰难。

      “村庄要发展,但年轻人社会责任意识缺乏、感恩意识淡薄。”2017年年底,刘伟在村委会上提出一个想法:“在村小开展感恩教育。”

      此想法得到辅处小学时任校长李威的赞同。

      和李威商讨后,双河村决定以辅处小学成绩最差、纪律最散漫的五年级(二)班作为试点。这个班级,总分在羊街镇17个小学中排倒数第二,语文、数学、英语、文综各科平均不到50分。

      刘伟还记得第一次跟校长走进五年级(二)班教室的情形:“乱成一锅粥!”

      当时正值课间,教室里桌椅凌乱,有些转了90度,有些被拖到教室门口。校长和老师走进来,学生们也视若无睹。

    刘伟跟记者聊起创办“涌泉班”的缘由

      “要么不爱说话,要么调皮捣蛋。”刚接任班主任的谢德敏也很发愁。

      第一次开班会,谢德敏的提问都没人回答。几天后她发现,有学生将不爱吃的蛋黄往墙上砸着玩,她上前制止,但第二天他们又“故伎重演”。

      “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拿起鸡蛋,和旁边同学的鸡蛋碰一碰,看谁的鸡蛋更厉害。”第三天午饭时间,谢德敏这样对孩子们说。

      孩子们愣住了。

      谢德敏补充道:“碰一碰,再剥开,看看谁的蛋黄颜色最漂亮。”

      一两个学生开始“碰蛋”。随后,加入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边吃边比,谁的鸡蛋更大、蛋黄颜色更深,不知不觉中,就把鸡蛋吃完了。

      感恩课,就这样慢慢开展起来。

    谢德敏老师陪学生在校园里散步

      变化:从全镇倒数到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

      “一周后,再也没有学生把蛋黄往墙上砸。”谢德敏认为,孩子们的行为习惯需要引导和约束。

      为更好掌握学生们的情况,涌泉班的几位任课老师着手建立学生档案。每周小测验的成绩、家庭情况、特长爱好、优缺点、梦想等,都会被收录进去。

      最复杂的是学生优缺点的采集,老师们除课余时间交流谈论外,还花了一个月时间走访完50多位学生的家庭。

    谢德敏和第一个涌泉班的孩子们

      听取完家长们意见,谢德敏试着给学生布置额外的“作业”,比如端水为父母洗脚、为家人做一道菜、帮家人洗衣服等,她和老师们不定期上门检查。

      学生罗俊舒父母离异,性格敏感,她对谢德敏的教育方法十分抵触,更是从不做家务。谢德敏去家访,她甚至故意躲起来。

      谢德敏根据作业情况,判断罗俊舒掌握的知识范围,课堂上向她提问,再给予表扬及鼓励。渐渐地,罗俊舒开始主动跟谢德敏说话。一次游戏课上,罗俊舒还悄悄为同学叠好了衣服。

      性格开朗后的罗俊舒成绩进步很快,2019年考进羊街二中最好的班级。而这个曾经全镇倒数第二的班级,三分之二的学生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

      辅处小学的第一个涌泉班,至今还没有散。学生们建立了qq群,每逢双休和假期会上线聊天,有时候还约他们的谢老师出来逛街。

      “我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学生变得越来越好。”谢德敏说,她虽不能像从前一般与孩子们朝夕相伴,但愿意以各种方式陪伴孩子们慢慢长大。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