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贵州书写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2021-06-17 11:29:44 多彩贵州网 编辑:龙香
  • 本网记者 杨婧

      “走不完的大山,看不完的辛酸。”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曾被贴上“贫穷落后”的标签,因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重,成为了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在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5年为“好”,在贵州大地上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

      今天的贵州,已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正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

    资料图:高铁驶过贵州村寨 杨昌鼎 摄

      产业之变:让荒山穷山成为“金山银山”

      近日,记者走进贞丰县白层镇平袍村,挂满枝头的四月李就像一颗颗“绿宝石”缀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

      “我们这气候比较好,李子成熟又早,我今天摘得600多斤,卖了2000多块钱。”种植大户向忠乾从2015年开始承包荒山栽种李子树,到现在已经有6年时间,四月李的发展不仅让荒山变绿了,还为他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据贞丰县白层镇平袍村支书梁启松介绍,平袍村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抢抓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因地制宜接续发展特色产业,致力把荒山穷山变成“金山银山”,四月李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们村从2014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大规模种植四月李,把荒山种上李子,目前全村种植面积3000多亩,挂果1500多亩,年产量300多万斤,按市场均价两元1斤计算,年产值600多万,给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梁启松说。

    资料图:贞丰县小屯镇木桑村,茶树布满山坡

      李子产业方兴未艾,茶叶产业同样飘香。另外一边,在贞丰县小屯镇木桑村,遍山的茶园绿了山头。

      “我家种了9亩茶叶,把春茶采了之后经过修剪,又来采夏茶和秋茶,一年采茶的总收入应该有4万多元。”村民刘朝凤是本地的种茶户,她说,茶树是村里人的“摇钱树”。

      近年来,小屯镇围绕产业发展“八要素”,把茶叶作为全镇主导农业产业,致力于在扩大种植规模、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上下功夫。

      “小屯镇国土面积87.3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2%。我们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因地制宜发展茶叶种植,种植面积达4.5万亩,可采摘面积3.2万亩,茶品种有龙井43号、大白茶、乌牛早、金观英、福鼎白茶等,茶叶种植已覆盖小屯镇11个村(社区)。”贞丰县小屯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卢府介绍说。

      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这只是贵州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贵州,曾经因山而穷,受困于山。如今,特色产业让贵州千年沉寂的土地焕发勃勃生机,渴盼千年的幸福触手可及。

      生活之变:从“人无三分银”到“两不愁三保障”

      “我们这里以前十分偏僻,没有通高速公路前需要走2个小时才能到县城,现在乘坐农村客运沿高速公路走只需要10分钟就到了。”松桃县黄板镇峥岘村村委会主任姚复万说。

      几年前,峥岘村还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民们七零八落地散居在村子的各个角落,日复一日过着肩挑背驮的日子。就连买一袋盐巴,都需要步行大半个小时去乡场买回来。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这里成了松桃的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黄板镇峥岘集中安置点地处秀松高速黄板出站口300米的位置,采取统一规划设计的公寓式方式进行建设,有30栋142套保障性住房,共安置142户613人。

      杨代远是峥岘村当地村民,现在和妻子开着一个日用杂货店,目前已经有车有房,两口子把日子经营得红红火火。谁能想到,2016年前,他们一家还居住在收费站后面的山坡上,平时靠在外务工维持生活,每次回家爬坡都得大半天。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当初让我们搬迁时,大家思想都比较守旧,死活不愿意搬离自己的老房子,村支‘两委’一次次上门做我们的思想工作,才说动了我们,我是第一家搬迁的。这里挨着收费站,过往的行人和村民经常来我家店里买东西,日子过得越来越好。”杨代远笑着说。

      从农民到新市民,杨代远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见证。

      贵州穷,很大程度上穷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2015年冬天,贵州启动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国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十三五”期间,搬迁总规模19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54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寨10090个。

    资料图:航拍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小区 杨昌鼎 摄

      壮阔大迁徙,一步跨千年。

      贵州用城镇化发展思路破解山区贫困难题,围绕“搬得出”,创新“六个坚持”举措,把村民们安居乐业的梦想扎根在了城市新家园。

      不仅如此,贵州还着力解除搬迁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因地制宜配套了养殖、种植和旅游等产业,落实好搬迁安置点产业发展、就业保障和医院、学校、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配套服务设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小毛病不用捱,慢病有新政策,负担轻了,日子更有盼头。”搬到剑河县仰阿莎街道思源社区的64岁粟周然说,“最满意的是下楼就是卫生站,随时能够量血压。”

      如今的贵州,群众不愁吃、不愁穿,数百万农村孩子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农村群众不再“小病靠拖、大病靠扛”,330万户农村群众从“忧居”变成了“优居”,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9975元,贵州“人无三分银”的窘境一去不复返。

      基础设施之变: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思南县关中坝街道白沙井村万圣屯组,村民刘越英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她一边洗手,一边感慨:“喝上幸福水,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啦!”

    思南县关中坝街道白沙井村万圣屯组,自来水接入村民刘越英家中 王曾林 摄

      过去,刘越英与村民尝够了缺水的苦头。万圣屯组有500多人,地处乌江东岸,平均海拔600多米,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犹如一个巨大的漏斗。天上下雨地下漏,尽管降水丰沛,但因无库无池,山上的群众“看着乌江缺水喝”。

      多年来,万圣屯人困于水、战于水。

      “平时吃望天水、牛脚窝水。”白沙井村老支书皮礼智回忆说,1980年干旱,60多天无雨,村民只能下山去乌江挑水喝。即使年轻人挑水,一去一回至少也要3个多小时。村民挑回的水,用陶罐装好再藏进柜子,一瓢水通常都是先洗脸、再洗脚,然后喂牲畜。

      破题始于2016年,思南县大兴水利工程,构建“骨干水网”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2019年初,万圣屯从30多公里外的孙家坝水厂引水。同年10月,万圣屯终于吃上自来水,历史性、地域性缺水问题得以解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近年来,从“饮水难”到“喝好水”,贵州累计投入资金26.97亿元,解决288.2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人口85.21万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基础设施是制约贵州发展的瓶颈,但贵州不甘人后,力破瓶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庞大的工程历经多年大决战,从“村村通”到“组组通”,不仅数以千万计沿线群众的出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且打通了经济流通神经末梢。

      ——农村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提升。贵州率先在全国实施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30.6万户、人畜混居整治7.12万户。

      ——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贵州义务教育资助人数达190.3万人、资助总金额8.79亿元,率先在全国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完成行政村卫生室建设和合格村医配备。

      初心如磐,不负重托。2020年11月23日,贵州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省迎来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时强调,贵州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贵州,正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抓“四化”,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