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新未来 ——贵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纪实
2021-03-05 10:03:08 多彩贵州网 编辑:卓娜
  • 贵州曾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全省88个县(市、区)中66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特色战法,贵州一举从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转为减贫人数最多,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2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视察调研,看望慰问贵州各族干部群众,送来新年的美好祝福和党中央的关怀慰问。

      亲切话语、殷殷嘱托,响彻黔山秀水。

      群众收入节节攀升

      这段时间,六盘水市水城县野钟乡野钟村的农户们开始忙碌起来,大家抢抓时节,开展刺梨施肥、修枝、整形等一系列管护工作。

      邓吉栋是野钟乡有名的刺梨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他家种植的刺梨在野钟乡是生长得最好的,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因为自己管护得比较好。去年,他家的10亩刺梨丰产,得了5万多元收入。

      曾经的野钟村,家家户户种烤烟、苞谷,村民们的收入始终没有提高。2014年,村里组织村民代表到“中国刺梨之乡”龙里县考察学习,回来后便发动村民参与到发展刺梨产业中来。同年11月,邓吉栋带头种起了刺梨,2016年初见成效。

      “我种刺梨有5年咯,头年卖了3000元,二年卖得6000元,三年、四年共收益8万元。”逐年增长的刺梨收入让邓吉栋脸上难掩幸福。

      像邓吉栋一样,因地制宜发展刺梨产业受益的村民越来越多,贵州刺梨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盛产的刺梨鲜果

      长期以来,贵州生态绿色农产品“养在深闺人不知”。过去由于受制于基础设施、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贵州农业长期处于“小散弱”的局面。

      作为野生刺梨的故乡,贵州高度重视刺梨产业发展,明确将刺梨作为12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之一,要求“将刺梨产业打造成富民产业、脱贫攻坚大产业”,加速推进刺梨产业高速发展。

      目前,贵州刺梨种植面积已超200万亩,刺梨种植受益农户6.5万户、21.7万人,户均增收7000元。

      “刺梨产业好处多,我种刺梨几大坡;青山绿水生态美,增收致富暖心窝;今年产量已大增,家家致富又一春……”动听的山歌回荡在山间,也回荡在村民们的心间。

      绿水青山成为“幸福不动产”

      “在我小时候,下河直接能捞起鱼虾哟!”

      “那时的小桥流水人家,别说还有些江南水乡的味道!”

      ……

      来到安顺市西秀区龙泉路旁的贯城河畔,记者听到几位老人正在信步闲谈。其中一位老人说,前几年人们闲暇时去遛弯,也不会选择去贯城河畔。

      据介绍,随着城区扩张、人口增长及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排放至贯城河,河体生态遭到破坏,在枯水期河道自净能力丧失,加之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短板,贯城河部分河道水体出现黑臭问题。

      城市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城市形象,也严重影响人居环境。为了让“臭水沟”变身“景观河”,让水与城市共荣共生,2016年,安顺市全面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按照“一水一策”原则,明确了黑臭水体治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的措施,对全市范围内的13个黑臭水体进行治理,逐步消除黑臭水体问题。

      如今,贯城河碧波荡漾。

    贯城河重现碧波荡漾

      “水变清,河变美了,恶臭的气味没了,因污染而离开的鱼和鸟,又回来了!”在贯城河畔打太极拳的市民说。

      贵州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好坏关系到下游人民的福祉。近年来,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贵州水生态文明建设。

      不仅如此,贵州全面实施绿水青山工程,开展植树造林、低效林改造、石漠化综合治理、森林城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等工作。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2988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530万亩、中幼林抚育300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0%,森林蓄积量达到5.7亿立方米,2020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3378亿元。

      截至2020年底,贵州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2985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31%。

      绿水青山成为“幸福不动产”,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快步过上好日子

      早春时节,记者走进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双山镇锦绣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整齐地排列着,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延伸到居民楼下,学校、农贸市场、卫生室、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居荣庆曾是响水乡吊兰社区村民,没搬迁之前靠务农维持家庭开销,生活条件比较艰苦。2016年,金海湖新区启动了覆盖全区10个乡(镇、街道)三万余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后,居荣庆一家也被纳入其中。

      “我是2017年搬来锦绣社区的,新房里什么都有,我们提着包就可以入住。”说起自己的新家,居荣庆十分高兴。

      为帮助搬迁群众尽快开启新生活,新区加快安置小区教育、商业等配套设施建设,并不断强化后续管理工作,通过公益性岗位、扶贫车间等渠道助力群众就业增收,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现在,家里有了稳定收入,再加把油,致富不再是梦。”居荣庆说,搬迁到锦绣社区后,在社区两委的帮助下,他得到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去年8月,自己又找了一份保安工作,现在每月有将近2500元的稳定收入。

    老人们在锦绣社区里晒太阳拉家常 万飘阳 摄

      “为拓宽群众就业渠道,社区积极创办扶贫车间,发展扶贫基地,开发社区保洁、保安等公益岗位,增加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金海湖新区锦绣社区主任聂祥童说,“目前,我们安置点有3个扶贫车间、1个扶贫基地。下一步,我们计划建一个大型食用菌基地,预计能解决500余人的就近就业问题。”

      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居荣庆的变化只是贵州易地搬迁群众脱贫的一个缩影。

      2016年以来,作为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完成搬迁192万人,这场“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战,累计建成949个集中安置点、45.39万套住房,解决323.8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户均一人以上就业目标,战出了贵州的精彩。

      如今,田埂上,车间里,社区中,一张张纯朴自然的笑脸,传递的不仅是摆脱贫困的喜悦,还有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