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贵州精神:用信仰的力量铸就跨越时代的华章
2020-12-09 09:13:24 多彩贵州网 编辑:王健
  • 一个人,一辈子,一条渠。36年,黄大发带领村民凿出一条万米长渠。黄大发说,就是拿命去换,也要干成!

      植树造林30年,文朝荣用生命将荒山染绿,彻底改变了海雀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一锤一镐,13年,女“愚公”邓迎香硬是砍山凿洞,开出一条216米的“小康之路”,使曾经闭塞的麻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黄大发

      每一个名字背后,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凝聚,是信仰的力量,更是贵州各族干部群众不畏艰险、奋力攀高、赶超跨越的真实写照。

      “十三五”以来,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均实现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千年之变”。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在党的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贵州指明新方向,增添新动力。

      11月23日,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宣布达到脱贫条件,正式摘帽。自此,贵州66个贫困县“清零”。

      作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驱动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补齐“短板”。

      “海嘎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不下山。”这是贵州六盘水市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的誓言。扎根贵州海拔最高的村寨11年,杨波带领村民把一个全是茅草房、人均收入不到1600元的极贫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户户住楼房、村集体经济近百万元的小康村。

    杨波

      像杨波这样的第一书记贵州有8848名。全省36000名驻村干部、11.2万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帮扶干部,他们扎根一线,向贫困宣战。

      他们中,有群众眼里的“羊书记”姜仕坤、有“决战锯齿山”的文伟红,有写下《呈公主殿下书》的余永流......正是他们,谱写出了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

      打好“四场硬仗”,践行“五步工作法”,“六个坚持”“五个体系”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八要素”“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在这些生动实践中,贵州汲取精神力量,探索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贵州战法”,创造了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振奋精神、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后发赶超。

      乌蒙山深处的贵州盘州市淤泥彝族乡岩博村,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三分之一的村民没过温饱线。余留芬担任村支书后,17年时间,岩博村从“吃粮靠救济、穿衣靠救助、用钱靠贷款”的“三靠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天眼’如果有一点瑕疵,我们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贵州人民。”风雨22载,“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在贵州平塘燃尽生命,成就国之骄傲。

      余留芬、南仁东,还有“潘核桃”潘学军、“绿色森林卫士”张有光、红水河畔的“女财神”李桂莲......他们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贵州在新时代下的精神面貌。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如今,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气质、工作作风、文化自信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速连续39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数字经济增速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

      “十三五”期间,农村产业革命共带动贫困人口753.5万人,占贫困人口96%;贵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西部第一,全省农村实现“组组通”。

      从2012年到2019年,贵州贫困人口累计减贫892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建成安置点946个,上百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告别贫困。

      5年,贵州收获了从物质到精神的丰硕成果,新时代“精神之花”在贵州大地绽放。

      庚子春节,疫情肆掠,湖北告急。

      灾情就是命令、白衣也能执甲。

      贵州一支支精锐医疗战队火速集结,向着最艰险的地方——武汉、鄂州前进。

      “雷场是哥哥的战场,武汉是我的前线。”“英雄妹妹”杜富佳白衣执甲,奔赴战场。

      “你护目镜上的水汽,模糊了我们所有人的视线。”满布雾气的护目镜后,援鄂护士龙艳隐约可见的双眼,让人泪目。

    贵州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现场 吴蔚 摄

      1443名队员,战斗60余天。贵州千人医护大军把团结奋进的力量熔铸在援鄂战“疫”行动中,挥洒在救治患者的战场间,印刻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丰碑上,他们用勇气、责任、担当,传递着“贵州温度”。

      杨国辉、姚欢、林凤、李卫松、江齐昌、刘启富、晨旎、曾婷、吴曦……他们是白衣天使,也是战士。他们中,有人第一个带队进入鄂州雷山医院隔离病房,与死亡面对面;有人战斗在重症监护室,与死神“分秒必争”;有人穿着手术服睡觉,一刻不敢懈怠。

      贵州援鄂医疗队展现的贵州力量,为新时代贵州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回望过去,新时代贵州精神源自传承,5000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贵州大地上积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文精神在黔中大地上滋养,红色基因、不朽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踏上新征程,新时代贵州精神还将凝聚贵州磅礴之力,用信仰的力量铸就赶超跨越时代华章。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