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战法:书写中国减贫的贵州故事
2020-12-07 14:46:51 多彩贵州网 编辑:王健
  • 初心如磐,不负重托。

      11月23日,贵州最后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序列。至此,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从2012年到2019年,贫困人口累计减贫892万,贫困发生率从26.8%降至0.85%。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准确把握脱贫之“势”,精准推进脱贫之“事”,精彩演绎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贵州战法”,创造脱贫攻坚的“贵州样板”。

      贵州的减贫奇迹,是贵州践行精准扶贫的生动范例,是中国脱贫攻坚战伟大史诗中的华彩故事。  

      每年4月中旬到5月初是杨才貌最忙的时候。那时,樱桃陆续进入采摘期,大量客商和游客便涌入毕节市纳雍县厍东关乡购买玛瑙红樱桃。厍东关乡种植玛瑙红樱桃3万余亩,家住陶营村的杨才貌有13亩。

      生意红火,离不开山间公路发挥作用。2015年底,厦蓉高速织纳段、杭瑞高速毕都段正式通车,厍东关到贵阳的车程从6个多小时缩短到2.5小时,到六盘水从7个小时缩短到40分钟。这给厍东关乡带来无限商机。

      “路通了,商机也来了,这几年,樱桃产量稳定,一年收入15万不成问题。”杨才貌笑着说,“这条公路改变了我的生活,幸福感也翻了倍。2005年家里修了400平方米的2层大房子。2016年买了小货车,一家人过上了有房有车的新日子。”

      回望过去,贵州因山而贫、受困于路,交通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最大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融合、同步安排,先后启动了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农村“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等,创造性探索出一系列“贵州经验”,贵州交通取得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江口至都格高速公路

      ——2015年岁末,贵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成为西部地区第1、全国为数不多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

      ——2017年,贵州实现建制村通畅率、通客运率达100%“双百”目标,成为西部第1个实现全省100%建制村通畅省份。

      ——2019年6月,贵州在全国率先实现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十三五”期间,贵州农村公路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8亿元,新建农村公路5.9万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7.87万公里,农村公路及通组硬化路每100平方公里密度为128.9公里,较2015年提高31.5公里。

      一路通、百业兴。纵横交错的通村通组路,激活了乡村生态观光旅游,引领了农业产业蜕变,激发了农村发展新动力。

      荔波县“四好农村路”建设,有效将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与沿线景点串联成片,发展乡村旅游433家,带动就业2.5万人,实现5560人脱贫。

      赫章县石板河村,一条挂壁公路和两条旅游大道,连接起村民的致富希望,促进当地生猪和肉牛养殖,带动了167名贫困群众脱贫。

      立体交通,也让贵州成了“高原平原”。截至2019年底,成贵高铁建成通车,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43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7000公里,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

      修好小康路,幸福加速度。

      交通,打开了贵州的山门,让脱贫攻坚的步伐更有力。

      贵州,农村更强、农民更富、乡村更美。   

      “3年前,我们住在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一家五口挤在一间破房子里,家里种的3亩苞谷地和散养的牲畜是全部经济来源。”回忆以前的生活,刘开文感慨万千。

      2016年9月,家住毕节市大方县凤山乡银川村的刘开文一家,从居住了几十年的“山旮旯”搬进大方县凤山乡恒大幸福二村。

      搬出大山,住进新房,他望着眼前一栋栋漂亮的楼房不禁感慨:“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从一间破房子搬到了两层的楼房,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如今,刘开文夫妇经过培训后被安排到恒大蔬菜大棚里面就业,两口子每天按时上下班,工作、照顾儿女两不耽搁。

      “窝在穷山上,住的土坯房。缺水又缺粮,两眼无光芒。”这是大方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前,大多数群众的真实写照。

      为彻底改变“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现状,大方县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分批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30个乡镇建成42个安置点,在县城建成集中安置点奢香古镇,分批次完成了24670名贫困群众的“大迁徙”。

      刘开文,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188万分之一。

      大方县凤山乡恒大幸福二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贵州温度,民生为本。

      2015年,贵州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截至2019年底,贵州全面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其中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4万多人,提前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如果说“搬得出”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前半篇文章”,那么“稳得住、能脱贫”就是“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贵州着力解除搬迁群众在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后顾之忧,因地制宜分别配套了养殖、种植和旅游等产业,落实好搬迁安置点产业配套、就业保障和医院、学校、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配套服务设施,最大限度释放易地扶贫搬迁红利。

      “十三五”以来,贵州加快补齐农村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让贫困群众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安和饮水安全。

      晴隆县东观教育园区正式迎来秋季第一批学生,师生们的欢声笑语弥漫校园;

      榕江县古州镇料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潘仁红的孩子身患血友病,通过“三重医疗保障”得到有效治疗;

      开阳县冯三镇安坪村村民林明学住进改造后的新居,脸上挂满笑容;

      思南县瓮溪镇汤家坝村村民曾正荣,不再为饮水发愁,从以前喝浑浊的水到如今喝上放心的水。

      ……

      民生工程能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关键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多强。脱贫攻坚这一贵州“第一民生工程”,让贫困户的脸上绽放出了朴实真挚的笑容。  

      观山湖区百花湖镇温水村村民廖昭泽每天都要去村里的现代高效茶叶基地转一转,看着绿油油的茶树,他心里美滋滋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干出新天地。

      “以前,种苞谷一亩地每年收入只有几百元。自从村里发展茶产业,我就把家里10多亩土地全部入股,还在茶叶基地打工,一年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廖昭泽说。

      改变,源自一场“革命”。

      在全省“来一场深刻的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催动下,温水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2017年开始大规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茶叶,还成立了贵阳温水乡情茶叶农户专业合作社。

      到2018年底,温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2户598人全部脱贫。如今,全村种下了5000亩茶叶,越来越多的农户将实现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

      另外一边,沿河自治县官舟镇马脑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片繁忙,村民们将2万多根菌棒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地里。

      今年57岁的田凤英是马脑村村民,从3月初平整土地开始,她就在基地干活。“今年光务工就挣了4000多元,土地流转收入1100多元,这比种地划算。”田凤英说,她丈夫在外打工一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党的政策好,今年全家脱贫‘摘帽’了。”

    印江县朗溪菇农在采摘黑木耳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因地制宜,把食用菌产业作为全县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在12个乡镇(街道)25个村规划年生产黑木耳1700万棒,总面积2000亩,预计实现年产干木耳1950吨,产值过亿元,覆盖农户7096户2696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11户3229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近年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由省领导领衔因地制宜发展壮大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汇聚起强农兴农的磅磷力量,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实现“六个转变”。

      农业“压舱石”更加沉稳有力,农村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农业总产值1047.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1元,名义增长7.1%。

      2014年以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共带动贫困人口753.5万人,占贫困人口96%。抓好劳务就业扶贫,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共开发就业岗位14.6万个,落实岗位12.5万个,促进就业13.9万人。

      贵州高原上,一幅幅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画卷在村村寨寨延伸铺展。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