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基层治理的市州实践巡礼·毕节篇】 向“五个体系”要获得感
2019-11-26 09:45:40 多彩贵州网
  •  【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贵州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进一步指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效能,当前就是要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贵州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高质量发展创造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近日,多彩贵州网记者深入到毕节各地蹲点采访,全面了解毕节市决战决胜大规模易地脱贫搬迁的新创举。即日起,陆续刊发我们对毕节市基层治理的记录与观察,敬请网友关注。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调研采访组)中国脱贫看贵州,贵州脱贫看毕节。

      早在2015年,《“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方案》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此期间,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地处乌蒙山区的毕节,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2.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6万人),占整个贵州的17.2%。

      2019年接近尾声,毕节市“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圆满完成。

      “怎么搬”的“前半篇文章”基本解决,如何解决“搬后怎么办”的“后半篇文章”?如何让搬出深山区、石山区的群众在搬迁入的新城里安居乐业?这更是当前考验毕节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

      离故土、仍心安,公共服务充满阳光

      初冬的乌蒙高原,放晴了。

      午后,家住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46栋的杜永建老人坐在草地上,眯起眼睛看着周围追逐打闹的小孩,不远处的亭子里,飘来《骏马奔驰保边疆》的电子琴音。

      杜永建老人的家原在90公里以外的田坎乡茨竹村,和他一同搬到柏杨林街道的,还有来自毕节市156个自然村寨的6381户人家。

    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修建的公园

      从久居的小山村,搬到陌生的新城市,这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实属不易。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们除了为生计问题担忧外,还对农村的地缘关系和生活方式存有太多留恋。

      贫困群众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生产、生活和心理随之变化,能否经受住迁徙带来的挑战,不仅取决于搬迁群众自身的适应能力,也取决于安置地提供的软硬件设施。因此,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否做得好,事关搬迁群体是否"稳得住"。

      柏杨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谢勇对多彩贵州网记者说,搬迁到集镇或县城安置的搬迁群众可自愿选择享受城镇或农村社保,保证其低保、医保、养老保险“三类保障”无缝衔接,柏杨林街道办事处实现了全覆盖。

      柏杨林街道分别将三个安置社区命名为“阳光”“和美”“幸福”,并按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进行打造,设置综合服务中心(含民政、人社、教育、广电、残联等窗口)、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平价购物中心。社区附近,配套修建的公园绿树环合、景致错落,是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午后,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居民在亭子里弹琴

      “为‘新市民’的新家营造‘故土感’。”柏杨林街道办事处组织委员居晓娟说,在社区工作人员引导下,“新市民”们组建起红歌队、山歌队、广场舞队等11支文艺队伍,共计200余人参与。

      晚饭后,“新市民”们时常相约去小区附近的公园唱山歌。老调子被填上了新歌词:“毕节街上柏杨林,搬迁搬来三万人。大家来到广场上,唱首山歌来欢迎……”

      一曲歌罢,山歌队的妇女们看着绕膝的孩童,笑声爽朗:“我们的日子,可不就是充满阳光、和和美美、幸幸福福的么?”

    纳雍县白水河社区鸽子花风情小镇“四点半学校”

      既安居、还乐业,门口就业解后顾之忧

      易地扶贫搬迁是否成功,不仅要看房子有没有盖起来,群众没有搬进去,更要看搬迁群众的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

      “楼上住房,楼下工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利用安置点闲置门面和地下车库,建成扶贫车间4个,包含卫浴抛光、耳机组装、藤艺编制、服装加工等工种。

      年过半百的尚国珍每天张罗完孙子们的早饭,就和几位老姐妹相约在扶贫车间,哼着小曲,组装耳机:“住的环境比山里好,干的活也比地里轻松。”

      为了让搬迁群众生计有着落,实现“安居”与“乐业”并重?毕节市创新护校、护路、护林、护医、护厂、护河、护寨、治安巡防、养老护理、环卫协管员等“十大员”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依托东西部协作帮扶、恒大集团帮扶等输出就业,设立县(区)劳务公司、乡镇劳务工作站等组织引导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利用安置地周边经济开发区、公司、企业、大型超市、餐馆等引导集中就业……多渠道就业方式,解决搬迁劳动力就业6.03万人,基本实现有劳动力搬迁户1人以上稳定就业。

    纳雍县董地乡青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一名姑娘正在社区苗绣车间工作

      发展产业、解决就业更要因地制宜。纳雍县董地乡青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把当地群众世代在深山里代代传承的苗绣传统工艺等一同“搬”到安置点。

      清晨的薄雾还未褪去,绣花缝纫机就开始转个不停,机头线轴上的丝线如流水般泻入麻织粗布上,待苗绣图案呈现完整,苗族妇女们再将其取下,加工成坐垫、背袋、钱包等产品。

      “这是民革宁波市委会今年开始针对安置点的‘苗绣’扶持项目。他们根据董地苗族妇女的特长,捐献了10台专业绣花机设备,并负责对接市场,目前已下了上百万元的苗绣产品订单。”董地乡副乡长王江梅介绍说,40多名妇女在此务工,她们干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活儿,每月至少能拿到2500元保底工资。

      今年9月,董地乡青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124户居民召开了群众大会,正式将居住地更名为“永乐村”。

      “永乐,寓意永远平安快乐。”王江梅说。

      “嗒嗒嗒”,缝纫机声和着苗族妇女们欢快的歌声飘荡出来。

    “新市民”李月萍在社区珠绣铺里学手艺

      去贫困、留乡愁,社区文化浸润人心

      在“新市民”李月萍眼里,纳雍县白水河社区鸽子花风情小镇“哪样都好”。不必说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也不必说家具一应齐全的新房,单是楼下的各色店铺,就让她喜不自禁。

      自小喜欢手工活的李月萍近期在社区里一个店铺里学习珠绣工艺。每日在丝绸裙子上缝缀上各色漂亮的珠子,是她理想的工作。

      珠绣店铺旁边,还开设有奇石铺、书画馆等,县城里的文人们、收藏家们常光临于此。工作之余,李月萍常带着一双儿女在周围走走逛逛,听店家谈论收藏,看来客舞文弄墨,她很满意,认为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最合适不过。

    纳雍县白水河社区鸽子花风情小镇图书馆

      白水河社区还设有一个图书馆,藏有3000多册图书,每日放学后带着孩子来借书的居民络绎不绝,厚厚的借阅登记簿已登记完了一大半。珙桐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陈果介绍,更无限的藏书,在图书馆一角——“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只需用手机扫描墙上二维码,就可以阅读到优质的各类有声书籍和名人专家的精彩讲授,“这是我们为搬迁群众准备的‘精神食粮’。”

      “精神食粮”已是毕节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标配”。

      由农村走向城市,搬迁群众舍不了对乡村的记忆和对民族文化的依恋。记者在多地都见到了展示搬迁群众新旧生活对比展示的陈列馆,防雨的蓑衣、打谷的谷斗、割禾的镰刀、耕田的犁耙、做饭的蒸子……与农耕文明有关的老物件陈列其中。

      “摆脱贫困,记住乡愁。”柏杨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谢勇谈到了开设陈列馆的初衷,“希望住在新社区里的孩子们能通过这些老物件,了解他们父辈、祖辈曾用的东西。”

    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的新旧生活对比展示的陈列馆

      “老家回不去了,我就带娃娃们常来看看。”一位张姓老人站在陈列馆里连连点头。

      他的身后,是曾经居住地的照片,上面写着“去旧象,披新绿,迎新生”。他猜想:“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以前的房子,会变成一片生机盎然的树林子吧。”(执笔/李思瑾 图/陈鹏)

      点击查看相关报道:【贵州社会治理市州巡礼·毕节篇】 “毕节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实践样本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