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坝区传捷报】遵义市上庄坝区:蔬菜地里的“小欢喜”和“大希望”
2019-10-19 14:54:23 多彩贵州网
  •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余旭)寒露过,秋风起,又是一年秋收季。走进遵义市汇川区松林镇上庄坝区,一眼望去,绿意浓浓,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吆喝声、采摘声、上秤声、装车声汇成农民丰收的协奏曲,农民沉浸在蔬菜丰收的喜悦里,到处都充满了欢喜和希望。

      在上庄坝区蔬菜基地,当地的农户正在忙着采收。正在采摘花椰菜的菜农徐廷发笑着告诉记者,他家住松林镇松林居,去年,他将家里的2亩地流转给村里合作社,并到家门口的蔬菜基地务工。“政府的这个制度好啊,对我们老百姓很实惠,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稳定增收。”徐廷发说。

      徐廷发所说的合作社,是松林镇松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据了解,2018年,松林镇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700余亩土地,建立松林居上庄坝建设绿色蔬菜高效生产示范基地,将辖区土地进行“统一流转、统一管理、统一保护、利益共享”,连片种植10余个蔬菜品种,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替代了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规模产业替代了小农经济。

      “因为搞蔬菜产业,大家收入都能提高了!”提到上庄坝区蔬菜产业,村民们兴高采烈。松林居村民杨朝兰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家里的6亩坡耕地一直分散种一些传统农作物,每天早出晚归在地里忙活,收入却只够温饱,加上有4个子女上学,一家人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也是有“三金”收入的农民了!今年,我们把家里的6亩地拿给村里合作社流转种水果,除了流转费我还能在基地里上班,年终还有基地的分红,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还有利润分红得股金,这“三金”一年算下来差不多就有4万元,比以前的日子好过多了!

      “以前我们土地都是零散的,老百姓各种各的,没有规模产业也就没有经济效益,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也不高。实施“一块地”改革,就是想打破土地界限,把农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发展市场效益好的规模产业,盘活好每一块地的经济价值,最大程度的去发挥我们老百姓种好地的积极性,增加农民的收入,构建起一个“同住一个村、共耕一块地、共筑小康梦”的格局。”松林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胡廷红说到。

      今年以来,汇川区上庄坝区的万亩蔬菜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采取轮作、套作和间作等种植方式,实现了一年三季的蔬菜种植目标,白萝卜、大葱、辣椒等精品蔬菜迎来了连茬的丰收,实现亩产16260元。再加上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增加近300余万元,预计可实现产值1200万元。

      提到今年的丰收情况,松林村贫困户杨相林乐开了花,以前他家种蔬菜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小打小闹”。今年大不同,家里的土地入股给合作社,流转给公司经营,自己还在基地种蔬菜,我一个月都可以(挣)2000多元,加上妻子在外面打工(每月)3000元,一年算下来,有3万元左右(存款),小孩的生活费都不用愁了。

      近年来,遵义市全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革命,扎实推进坝区建设工作。当前,已经成功建立228个坝区,并结合产业“八要素”,创新提出“四新一高”工作思路。将坝区的低效玉米等农作物全部清零,全面换种高效益经济作物和新品种。

      推广新模式、新技术的同时,在来一场以500亩以上坝区为主阵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把500亩坝区建设成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在下一步工作中,遵义市将继续扎实推动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产业革命,全面完成15个样板坝区和72个达标坝区的创建,深入推进产业革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编辑:龙香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