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贵州答卷
2019-08-09 09:09:16 多彩贵州网
  •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贵州的70年,与共和国发展同频共振——是与贫穷落后作斗争的70年,是大踏步前进的70年:截至2018年底,贵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00亿元,是1949年的2377倍。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贵州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认准路在干,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团结一致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高,人民期盼的新生活也慢慢靠近。

      发展过程中,贵州为谋划跨越发展增添了新路径:以“大扶贫”补短板,以“大数据”抢先机,以“大生态”迎未来。

      大扶贫:小康路不让一人掉队

      贵州,在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

      “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的殷殷寄语,是要求,更是动力。

      2016年,“十三五”开局之年,贵州第一次将“大扶贫”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贵州省大扶贫条例》,为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保驾护航”。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3月8日,贵州省黔西县大关镇丘林村桃李花纷纷盛开,附近农民从花间穿过。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县大关镇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发展桃树、李树等特色种植,盘活了土地、扮靓了乡村,为发展旅游培育了风景,为农民增收拓宽了道路.

      推进精准扶贫,贵州坚持脱贫攻坚“一个不能少”,创造了精准识别和扶持“四看法”来为贫困“把脉”——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开出精准扶贫“处方”,通过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来“对症下药”。

      “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这是贵州决战深度贫困的誓言与决心。

      2017年开始,贵州部署实施以农村公路“组组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场硬仗,形成了前后关联、主题鲜明的“组合拳”,脱贫攻坚连战连捷:

      条条组组通公路在贵州山间盘旋起伏,将镶嵌在青山绿水的闭塞寨子穿点成线,百姓不再“望路兴叹”;

      一条条农村公路为贵州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架起了一座座的桥梁,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188万人搬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告别望天田,成为新市民,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后半篇文章”做到了人民心坎上;

      掷地有声地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工作作风变革,大幅调减玉米等低效作物,将“为吃而生产”转变到“为卖而生产”,“茶叶县”“蓝莓县”“刺梨县”“中药材乡”等应运而生,正带动着农户增收致富,改变着乡村发展格局;

      瓮安群众正在翻晒丰收的辣椒。近年来,瓮安县抓好生产指导,突出示范点建设,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和社会联动,辣椒产业取得长足进展,正朝着无公害、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当地群众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赵天恒摄)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从“茅草房”到“砖瓦房”,2018年完成全部4类重点对象和深度贫困地区危房改造。从“看病难”到“真方便”,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得到解决。

      今天的贵州,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得到根本解决,贵州人即将彻底撕掉贫困落后的标签、贴上靓丽的名片。

      镇远县蕉溪镇罗溪村民林乐合作社瓜果种植基地员工姚祖坤看着丰收在即的哈密瓜脸上笑开了花。哈密瓜等精品瓜果是罗溪村村党支部引领下打造的一项扶贫产业,合作社以流转土地、资金入股、解决就业等方式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吴贤和摄)

      大数据:“智慧树”生根茁壮成长

      大数据产业异军突起是贵州近年来发展的一大亮点。2018年,贵州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4.6%,增速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搭乘大数据快车,贵州在大数据行业的先行先试也取得了多个全国第一:获批建设第一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第一个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第一个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第一个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还举办了第一个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国际博览会。

      “融合”是贵州大数据发展的“关键词”。大数据像一棵“智慧树”,向贵州经济社会各领域最大延伸、深度融合。

      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期间,贵阳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本网记者杨昌鼎摄

      运用大数据助推实体经济。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中国第一,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连续两年全国第一。苹果、微软、英特尔等世界知名企业和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百度等中国大数据互联网领军企业扎根贵州发展。贵州本土企业货车帮、白山云、朗玛信息、易鲸捷、数联铭品等不断成长壮大,数据采集、交易、安全等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高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已成为贵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大数据企业纷纷落户贵州,一批本地重点企业得到培育成长,贵州正逐渐成长为“世界的大数据中心”;

      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

      运用大数据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大数据+黔货出山”。2015—2018年贵州省网络零售交易额年均增长48.79%,70个县入选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成37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60个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02万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5年间快递物流覆盖贵州省所有乡镇;

      运用大数据改善服务民生。有效拓展民生服务新途径。“医疗健康云”联通贵州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在中国第一个实现远程医疗省市县乡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成为“中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区域中心建设及互联互通试点省”。“通村村”智慧交通云平台成为乡村版“滴滴打车”,被交通部列为中国农村客运示范项目向中国全国推广;

      “通村村”智慧交通云平台报德服务点门口的公示牌上,调度中心电话号码、APP下载二维码,以及客运班线发车时间表等一应俱全

      运用大数据实施社会治理。“贵州政务服务网”注册用户2370多万,占贵州省常驻人口66%,基本实现“一网通办”,“云上贵州多彩宝”实现便民服务“掌上办”。智能工作“一平台”,实现贵州省工作人员在一个平台上办公、审批、获取和使用数据,在中国率先建立数据调度机制,率先建成贵州省数据调度平台,共享交换水平不断提升,部门开放数量及可机读数据数量占比均名列第一。

      大数据为贵州的实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服务民生、社会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基因”,推动了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生态:绘就美丽贵州新画卷

      贵州紫云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景色(2018年9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贵州不仅是扶贫开发主战场,还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早在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科学论断迅速成为贵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导向。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有了绿色天赋和底气的贵州,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将“大生态”列为继大扶贫、大数据之后的第三大战略行动。

      于是,贵州不断着力构建与本省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搭建起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 ,实现多个“全国率先”:成立全国首家环保法庭清镇市人民法院生态保护法庭;率先在全国成立省级层面公检法配套的环保执法机构;率先出台我国第一部循环经济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率先出台首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率先实行生态环境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率先试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世界自然遗产贵州铜仁梵净山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改革创新大潮奔涌。贵州以“绿色变革”撬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

      循环经济渐入佳境。建立起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推动清洁生产和促进能源原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金融先行先试。贵安新区获批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意见》,积极构建区域绿色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贵州省丹寨县龙泉镇高要梯田(7月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生态旅游风生水起。充分利用多梯度山地资源和山景、山水融合的优势,积极打造提升一批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山地观光、户外运动、民族文化演艺及避暑、温泉、滑雪等新兴业态。旅游逐渐向深度游、品质游、个性游、主题游转型升级;

      绿色产品“泉涌”发展。系统推动产业扶贫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高效经济作物667万亩,农业增加值创近5年来最快增速,一大批以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等为代表的黔货如猛虎下山、风行天下。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贵州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即经济从高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富民、惠民转变,绿色红利倍增效应正持续释放。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