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与塌方中六天六夜的搜寻 ——武警部队、消防官兵水城7·23救援侧记
2019-08-02 06:57:36 多彩贵州网
  • 7月23日,贵州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

      21时20分,突然传来一声巨响,200多万方泥石从500多米高的山上急冲而下。顷刻间,岔沟组依山而建的21栋房屋被吞没。

    贵州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现场

      灾情就是命令。接到救援任务后,各地武警部队官兵、消防指战员连夜驰援、紧急奔赴灾害现场。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率先赶到现场,23时05分,他们救出了第一个生还者。

      此时,距离滑坡发生时间仅1小时45分钟。山崩、落石、屋毁、路陷……在随后的六天六夜的救援里,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战员以钢铁般的意志,不怕艰难,不畏牺牲,深入险境,排难除险,助民于危难,救民于水火,谱写了一曲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时代之歌。

      黑暗中,亮起的第一盏灯

      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的灾情,从县市省一直传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灾情时刻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应急管理部与自然资源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协助地方政府开展处置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

      与此同时,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各级党委、政府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启动搜救被困人员等工作。

    他们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六天六夜的救援里一心只想多救一个算一个(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接到任务后的省消防救援总队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成为当晚第一支赶到滑坡灾害现场的专业救援队伍,并在23时05分,成功地救出一人,这也是此次灾害事故中第一位幸运的生还者。

      而23时05分,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救援中,无疑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时刻。当第一批幸运的村民从灾难现场中逃脱出来后,他们深处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巨大的变故让他们不知所措,只有焦急地等待救援人员。

      “这里有个小孩,快点来救。”当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赶到滑坡体下方,迅速升起移动式照明灯后,就发现对面的山上有手电筒在闪烁,有人在呼救。


    在救援现场,他们时刻都准备着(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雨中,坪地村岔沟组亮起的这盏灯,无疑是那晚黑河中最耀眼的希望。它给老乡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在经历如此大灾难后,他们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救援,也看到了生的希望。

      这时,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人民中路中队中队长黄永一个箭步冲过去,看到有两名老乡背着一个小孩奔过来,黄永就连忙上去扶住小孩。小孩头部受伤,怕颠簸,黄永不停安慰,“孩子,别怕!”

      从那一刻起,那盏灯就不曾熄灭过,伴随着还来不及休整,就紧接投入现场救援官兵,渡过了第一个不眠之夜。

      随着各方救援队伍的不断汇聚,现场救援的灯光照亮了半边天,整个坪地村宛如白昼,让现场救援不再受到黑夜的影响,救援场面变得更加有序有力。


    深夜大雨,消防员轮流换班对现场进行查看(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来自救援总指挥部的一个消息可以证明这一点:总队指挥部迅速成立物资供给、油料供应、装备维修、卫勤保障、饮食保障5个分队。立即调集包括19台移动照明灯在内的餐饮保障车、宿营车、应急供电车、油料车、器材车、淋浴车等16辆战勤保障车辆参与救援。

      在坪地村渡过第一个不眠之夜的,有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卫生健康、矿山救援等部门的近千人全力抢险救援,还有大型挖掘机及装载机20余台、各类抢险救援车辆百余辆,食品、药品等救援物资。

      26日21时许,夜幕降临。总功率5.5千瓦的移动照明灯塔照亮滑坡现场,十多台挖掘机贴着滑坡山体不停作业。不远处,武警消防搜救人员紧盯着挖掘机挖出的每一铲土,每一片挖过的区域,不放过一丝一毫线索。

      灯光不熄,救援不止。直到黄金救援3天的最佳时间过后,在晚上,救援现场依旧灯火通明,搜救行动仍在继续。

      危险现场,那些熟悉的背影

      7月24日,有人告诉远在贵阳的李佳奕女士,她老公在水城参加7·23灾难事故救援。李女士并不相信,因为之前老公亲口告诉她,自己在云南参加集训。

      但李女士还是看到了那张救援现场的新闻照片:在一片狼籍的泥地上,一名身穿黄色消防服的消防员,正牵着一条搜救犬,仔细寻找生命迹象;而他身后不远处,还是随时有可能砸次发生移动的巨大滑坡体。


    为搜救犬清理身上的泥土(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尽管画面中的消防员没有抬头,但李女士还是惊呆了:没错,就是他的丈夫。

      于是,她拨打老公的电话“质问”:老公,你在哪儿呢?

      这位向妻子撒谎的消防员,正是贵阳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搜救犬分队队员尹礼辉。他还是回答,在云南集训。

      面对丈夫继续的撒谎,李女士把搜救的照片传了过去,尹礼辉才不得不禀明实情:不想让怀有身孕的妻子担心。这段夫妻俩的对话传到网上后,让无数网友动容。


    灾情发生后,他凌晨1时赶到现场整夜未必眼,在第二天中午吃饭时“眯”了20分钟(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类似尹礼辉这样的故事,多彩贵州网记者在现场采访中,还采访到省武警机动部队参加救援的战士康红兵,参军已经8年的他,和母亲有一个秘密的约定:只有在执行任务结束后,才第一时间向母亲报平安。

      在水城7·23灾难事故救援现场,尹礼辉因为“撒谎”而红遍全国。但也还有一些逆行的身影,专门选择前往最危险的地方,他们安之若素的背影,让无数网友们看得胆战心惊。

      救援总指挥部将山体滑坡下方区域的搜救任务交给黔西南支队。滑坡、落石、暴雨……复杂的救援环境,随时可能再次发生山体滑坡,情况极为险峻。

      “我们来负责此次搜救!”黔西南州消防救援支队兴义大道中队中队长张威主动请缨,他带领由9名党员组成的突击队立即行动,向着被滑坡泥石流埋压的废墟前进。连日的降雨使得滑坡泥土泥泞松软,再加上近乎九十度的滑坡面,让前进的道路充满危险,稍不小心极有可能顺着泥坡滑下摔入山底。


    “鞋里太臭了!”经历了数十个小时的搜救,他把脚“放”出来透透气(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突击队一步一步抵达搜救目标区域展开救援,并迅速确定了被困群众所在位置。在几乎被压平的房屋里,空间极为狭窄,救援十分困难,他们利用手动破拆工具一点一点凿,双手一点一点抠,打通了救援生命通道,最终成功救出被困群众。

      后来,在救援休整的间隙,有记者问张威:“那么陡的滑坡面,随时可能发生再次滑坡塌方,出了事怎么办?”张威说:“对今天的共产党员来说,生死考验不常有,可一旦来临,我们都要经得起考验!”

      在这个惨烈的滑坡现场,正是这一个个武警消防的救援身影,让生命接力在持续,爱的接力也在持续。事后看来,这些背影又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他们同样是父母的儿子,一位女人的一辈子的依靠,一个孩子刚刚会叫爸爸的父亲,甚至可能,就是你邻家的小哥。

      他们一边心里揣着家人的牵挂,肩上担负着神圣的使命。他们不惧危险,连续奋战。正如一位记者采访尹礼辉时他回答说的那样:每个救援人员心中都会有一个“谎言”,就是不想让家人担心,全力以赴在现场救援。

      辛苦了,最可爱的人

      “如果参与救援的你们在救援期间就餐不方便的话,可以到鸡场镇政府岔路口四通餐馆免费就餐。餐馆是我父母开的,可以放心就餐。”灾害发生后,这条消息迅速在当地传播。

      在现场,几乎每天都有村民自发为救援人员送水、送饭菜,有些还主动腾出自家房屋供救援人员休息。这样军民合作感人场景,不胜枚举。

    搜救时间紧迫,可能是他当天吃的第一餐(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过去一周,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经过六天六夜不间断搜救,共计搜救并送医院救治伤员11人,搜救出遇难人员42人,失联人员9人。

      根据地质专家对搜救现场的风险评估、医学专家对生命体征的探测等综合研判决定,滑坡灾害搜救工作于7月28日23时30分结束。按照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贵州省消防救援总队、武警贵州总队救援队伍陆续从灾区撤离。

      随着水城“7·23”特大山体滑坡灾害搜救工作结束,一部分救援人员开始陆续撤离。7月29日下午,当车辆驶离灾害点的时候,近千名老百姓站在公路两侧惜别一线救援人员,他们高举横幅,高呼感恩,感谢救援队员为灾区的付出。

      而在鸡场镇坪地村的村活动室门口,聚集了许多前来送行的村民,他们手捧着自己花了五六个小时准备好的鸡蛋、土豆、水果等食物,向这些奋战在一线的救援人员致敬。


    为了搜救,两名消防员逆流而上(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说起自发前来送别的原由,水城县发耳镇村民王翠说,她亲眼见到救援战士们每天不眠不休,下雨天也在抢救。有时候特别累,躺在路边就休息了,这让她心疼不已。

      “现在他们就要撤离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的,就拿一点点自家的东西,想送给他们,真的非常感谢。”王翠说。

      短短几天的救援,为何会有如此的军民鱼水情深?省武警总队政治工作部针对此次灾难救援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原因,那就是践行服务人民宗旨,着力把人民子弟兵样子展现出来。

      针对此次救援,地处少数民族地区、偏远贫困山区,伤亡人员较多、家属情绪激动、周边群众恐慌的实际,注重把安抚群众的工作突出出来,深入灾民安置点和附近村寨广泛开展宣传安抚我保障,不向地方开口,不给群众添乱,不争宿营地点,不拿一针一线。开设“免费军民医疗点”,组织卫生防疫、医疗巡诊等便民助民为民活动,最终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在这次灾难救援过程中,传递出来感染力和号召力还不止于此,前面提到的那位每次在完成任务后,再跟母亲报平安的省武警机动部队战士康红兵,他接到铜仁老家兄弟的电话:他也要向哥哥一样,今年报名参军了。

      任务不停,救援不止

      在经过六天六夜搜救后,现场指挥部搜救任务宣布结束。但救援任务却没有结束,更没有丝毫的松懈。武警和消防救援的任务也没有停止。

      截止今天,已经是灾情发生的第10天,当时武警六盘水支队是灾害发生后第一支到达灾区参与救援的部队,但直到现在,依然坚守阵地,继续在那里奋战。


    在搜救第三天,早点8时,多彩贵州网记者赶往现场路上抓拍到的(多彩贵州网 杨昌鼎/摄)

      武警六盘水支队70余名参战官兵,就在灾区一线度过了一个属于他们难忘的节日——八一建军节。他们选择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面对党旗宣誓,握紧拳头,重温入党誓词,表示全力参与灾后重建任务。

      在救援期间,这支队伍和其他救援队伍一起,在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始终发扬站排头、当先锋的冲锋姿态。面对灾情,他们站在队伍最前面,走在危险最前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事实上,搜救任务结束后,各个救援力量陆续撤出灾区现场。但对于武警六盘水支队的官兵来说,他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为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他们要随时担负灾害现场核心区封控警戒任务和社会面秩序维护任务,防止无关人员铤而走险闯入灾区。

      只要命令一天不取消,救援任务就一天不会结束。武警六盘水支队机动中队士官胡在欣说:他们还力所能及地为当地受灾群众开展清扫卫生、爱民助民、暖心慰问、卫生防疫等活动,进一步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水城7·23灾难事故不只是有巨大天灾带来的悲情,还有无数让人动容挥泪的瞬间,当然还有一种让人暖暖的感动:

      在武警贵州省总队参加一线救援的众多英雄中,有一位叫袁泉的战士,原本休了陪产假,满怀期待地等待妻子8月1日预产期的到来。得知有救灾任务后,袁泉毅然选择放弃陪护,和战友们一起走上水城救灾第一线。他和妻子约定,孩子出生后,乳名就叫“八一”。今天下午,小家伙果真呱呱坠地,大家高兴地叫他“小八一”。

      (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

    编辑:龙香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