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45项措施“量化”优化营商环境指标 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
2019-08-01 07:30:00 多彩贵州网
  • “谁的营商环境越好、办事时限越短、服务越优,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大。”

      7月31日,“贵州省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质量”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市召开。发布会上,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对2019年6月出台的《贵州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出台背景、改革亮点和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做好全省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指明了路径、清晰了目标、明确了措施。该《方案》结合贵州实际,通过45项措施,对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作了量化,范围涵盖了企业全生命周期。

    发布会现场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了才能长出参天大树,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贵州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与贵州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是密不可分的。近年来,贵州始终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2017年,贵州省率先采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对全省88个县作了全方位式体检,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整治。

      通过持续发力,截止2018年底,根据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机构厦门大学的调查评估,贵州省营商环境“前沿距离”分数为66.81,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79位。

      今年6月,贵州出台了《贵州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优化路径、明确了牵头单位和完成时限。

    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向媒体介绍相关情况

      据了解,该《方案》结合贵州实际,对优化营商环境指标作了量化,提出了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电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务服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等17个方面45项具体措施,涵盖企业创业、获得场地、获得融资、日常运营阶段、矛盾纠纷解决等全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

      《方案》还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难点、痛点、堵点,围绕办理环节简化、申报材料压减、办事时间压缩、行政审批提速、群众办事方便等,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

      比如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间压减至80个工作日以内,低压小微用户平均接电时间不超过15天,用气用水报装时限(含施工审批)均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登记财产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贷款办理时间每年压缩10%以上,将纳税时间减少到140小时,总税收及社会缴费降低至全国中游水平。

      同时,全面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实行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服务,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切实提升破产案件审理效率,维护破产企业合法权益等等。

      贵州以刀口向内的决心,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确保营商环境工作实现新突破,贵州从三个方面持续推动《方案》“落地开花”。

    现场记者认真听取介绍

      聚焦目标压实责任主体,推动《方案》落细落实。明确了指标牵头单位的改革目标、完成时限和考核机制,强化顶层设计和培训指导,形成横向合作、上下协调的联动机制,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作治理机制。坚持营商环境建设公共性导向,以深化“放管服”改革来转变政府职能,以动态“负面清单”来激发市场活力,以社会监督来倒逼政务服务。在这里,我也欢迎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对我们营商环境多“揭短”、多曝光,以问题的大整治推动营商环境的大提升。

      加强督察监测考核,划定营商环境建设红线。继续加大营商环境整治明察暗访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定期对《方案》落实情况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年底委托第三方对省有关部门,各市(州)、贵安新区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晒成绩单”。

      “过去凭借减税让利,通过拼资源、拼政策换得了企业的青睐,今后需要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在全国各地频出改善营商环境“高招”的背景下,贵州借外力补内力,严措施宽服务,按照“门槛低于周边、环境高于周边”的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编辑:龙香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