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森林消防员?这些硬核考验你得扛住 | 足迹
2019-07-09 10:17:27 中国之声
  • 地点 |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

    大兴安岭支队奇乾中队

    采访者 | 李思默


    “有充沛的体能才能向火场开进”

    内蒙古大兴安岭是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奇乾中队,就像深山里高大挺拔的兴安落叶松,不求人知、顽强生长,担负着北疆95万公顷原始森林的防火灭火任务。

    奇乾中队指战员的一天从体能训练开始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5点30分起床,5点40分出早操,奇乾中队小伙子们的一天从体能训练开始,每天五公里的晨跑是必修课。来自河北唐山的徐建鹏是中队报务员,刚入队时,五公里测试,他跑了最后一名。

    徐建鹏:“不想练,自己练着心里也烦,每次都在后面。中队长发现那次跑步的时候我就不想跑了,他就找我谈心说,‘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勤奋是成功的催化剂’,必须勤奋,你对自己也要有着自信。”


    奇乾中队指战员体能训练(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奇乾中队的两只“汪星人”“呆瓜”(左下)和“初一”(右下),每天清晨五点半不到就已经守候在门前,准备和大家一起出早操。山里的日子,它们是队员们最好的陪伴。(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中队长的一番话让徐建鹏重新鼓起勇气,刻苦训练之后,月底考核他综合成绩排名全队第一。

    奇乾中队报务员徐建鹏在机房值班(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奇乾中队最注重体能训练,中队长王德朋说,这是因为在扑打森林火灾的过程中,体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森林消防指战员的防护装备都是什么?来看中队长王德朋的介绍 (央广记者李思默 拍摄)


    王德朋:“我们往往是下了车,需要走一夜的路才能走到火场上,所以说必须有充沛的体能,保证能够走到火场。而走到火场的时候,我们可能就马上投入到灭火作战,如果说这个时候你的体能耗尽了,后续的灭火作战就无法开展,所以必须有充沛的体能保证我们能够向火场开进,到了火线边上能够迅速地投入战斗。


    奇乾中队中队长王德朋接受央广记者李思默采访


    不同植被地形要用不同战法


    5月的大兴安岭进入森林防火灭火紧要期,每年这个时候,奇乾中队都要全副武装,一周多次进山巡护,同时开展野外化、实战化训练。到达“林海孤岛”奇乾中队的第三天,我跟随中队进山巡护,任务是山岳救援训练。

    王德朋告诉我,这次训练的目的是让队员们熟练掌握救援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步骤。

    王德朋:“我们现在模拟的情况是这名游客在进行游山的时候,被站杆砸伤了脑部,我方找到他以后,对他实施包扎,等待下一步的救援。


    奇乾中队指战员全副武装进山巡护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植被茂密,可燃物载量大,地被物厚达30公分以上,独特的地质条件极易因干雷暴引发夏季原始林区森林火灾。除了救援迷山游客,王德朋说,还要对管护区内的植物、植被和地表形态进行踏查巡护,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就能立刻知道植被地形的组成情况。

    王德朋:“大兴安岭原始林区腹地所发生的森林火灾,一般过火面积会非常大,这是因为许多高山连在一块,林子也是连成片,有利于林火大面积的爆发。我们在整个训练和扑救森林火灾过程当中,会依据我们的植被地形等特点,采取不同的战法,这就是现在科学灭火手段的一个表现之一。”


    奇乾中队指战员进山巡护,踏查管护区内植物、植被和地表形态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外面的人不想来,里面的人不想走”

    “神圣的信念,只为生命至上,光荣的使命,只为安全保障,新时代造就的应急队伍,我们是国家消防救援力量……”

    奇乾指战员唱歌曲《生命至上》(央广记者李思默 拍摄)


    奇乾中队是森林消防队伍唯一独立驻防的中队。我刚进营区时,后面山上20米长、20米宽大小的“忠诚”两个字就赫然映入眼帘。中队指导员王永刚说,这是指战员们用从山上捡回的白桦树枝历时半个月搭成的。

    在奇乾中队营区后面的山上,有两个20米长、20米宽大小的“忠诚”二字,每个笔画宽1.5米 (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王永刚:“把它放在我们中队营区最显眼的位一个位置,可以提醒我们所有的指战员,我们要始终保持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的无限热忱,去忠实地履行我们保护祖国北疆这片森林的职责。在这个地方大雪封山的时候,连一个生人都见不着,我觉得如果心中没有信仰的话,或者说心中没有信念的话,根本就坚持不下来,忠诚永远是我们这支队伍的第一位。

    奇乾中队指战员与森林树木朝夕相伴,时间长了就喜欢用树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那一年离开家,梦想出去见见世面,穿过了茫茫大草原,走进了巍巍大兴安。林海深处安了家,家名叫奇乾,半年雪封路,百里无人烟。想家时抬头望望山,故乡就在山那边,奇乾人心里都知道,哪怕再苦不抱怨,人生处处是晴天。”

    “林海深处安了家,家名叫奇乾,半年雪封路,百里无人烟”(内蒙古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职责需要我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在奇乾中队指战员心中,这片林海已融入他们青春的血脉。中队二级消防士29岁的彝族小伙儿布约小兵,来自四川大凉山,今年是他在中队驻守的第12年。

    布约小兵没想到自己从大凉山走进了另一座大山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布约小兵:“离开了大凉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没想到自己从大凉山走到了另一座大山。永远离不开大山,跟自己想象的差别很大,当时心里就凉了,很失落。


    奇乾中队指战员食堂排队打饭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奇乾中队炊事班在准备第二天的早餐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刚入队时,布约小兵只会说彝族语言,与队友交流困难。刺骨的严寒和生活习惯的不同让他只想把自己封闭起来,赶紧度过这两年后回家。当时的中队领导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中,主动买来字帖让他练字,还鼓励他学习普通话和队友交流。渐渐的,布约小兵打开了心结,不仅练成了一手漂亮的好字,和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业务上更是中队的标兵。我问他,12年的青春交给这片森林是否值得?布约小兵这样回答:

    中队黑板报上漂亮的粉笔字出自布约小兵之手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布约小兵:“对这片森林很有感情,我觉得是值得的,(保护它们)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每次上火场打火的时候,火是那么的大,我们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保护这片森林是很自豪的。前几天,中队领导来找我说,是不是还继续干下去?这个问题我就是很坚决的态度(回答说),如果可以,我还要继续干下去!


    奇乾中队,晚安! (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山里的时光就这样,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看惯了我的林海,爱上我的奇乾。”

    “奇乾的魅力在于外面的人不愿意来,里面的人不愿意走”(央广记者李思默 摄)

    林海腹地、松涛阵阵,“外面的人不想来,里面的人不想走”。在枯燥的环境中,中队指战员最先懂得的是责任。在寂寞的岁月中,他们最先理解的是使命。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锻造出坚定的信念,磨练出钢铁般的意志。他们的热血青春在林海孤岛中尽情绽放,他们用生命护佑着大兴安岭的尊严。

    “林海孤岛”奇乾中队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从今天开始,中国之声推出大型主题报道《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足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50多名记者深入偏远乡村、城市社区、工程现场、科研院所……蹲点调研,充分展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充分体验新征程上人民的奋斗精神。

    编辑:龙香

清镇市新闻客户端黔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