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我都有11堂这样的课。”课程很快结束,同学们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而徐颖还要留在教室等待下一个班级的同学。她告诉记者,在赤水三中,除了高三年级在高考前安排专门的考前心理辅导外,每个班级每周都有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程。
“未成年人不良心理状态表象较为复杂。”除了是赤水三中的一名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徐颖还是赤水市教育局的心理健康调研员,在赤水是青少年活动中心专门设置了未成年心理辅导中心,并设置了心理健康辅导热线。在她看来,当前青少年不良情绪诱因很多,自我意识的变化、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父母扶养方式和教育形式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
“每个正常人都有喜怒哀乐,心理问题并不是精神问题而是情绪问题,很多家长在孩子出现不良情绪初期不够重视,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徐颖说,一些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对心理学知识掌握也不够,有的甚至对带孩子进行心理疏导都有抵触情绪。
近年来,赤水市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从2018年开始,赤水市每年都会对全市中小学开展了“绿箩”普查,让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每年还会开展了以应急救护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等项目为重点的教育活动;针对班主任老师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方面都会进行专项培训,让每一位班主任都是孩子身边的心理疏导咨询师;还组织市内外志愿者到学校、社区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咨询、团队辅导等服务。
与此同时,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在不断完善。赤水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已涉及从小学阶段“适应班级、学校、师生”“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正确面对误解、合理沟通”,到初中阶段的“适应中学阶段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如何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再到高中阶段的“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三观”“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内容,针对不同的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已有相应的教学课程,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还有针对家长在“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父母学习成长”“家庭与社会环境建设”等家庭教育基本素养和能力、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课程,通过组织进社区、进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讲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