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我们在农村产业发展的舞台上聚智慧、显身手,能更好练就过硬本领。”近日,在赤水市葫市镇产业支部会上,产业“精兵强将”汇聚一起,各抒己见、畅谈发展。
近年来,赤水市葫市镇以大力实施乡村人才培养工程作为助力群众增收、巩固脱贫成效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健全“选、育、用、管”机制。在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任用、严管厚爱等方面,通篇谋划、全程发力。将青年党员、技术骨干、致富能手和乡村领军人才列为重点培养对象,让他们在助力农村发展的产业链上各尽所能、大显身手,锻造“精兵强将”。
“群众要增收,人才是关键。”该镇高竹村党支部书记袁红兵说,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动群众将闲置的摞荒地入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高山无公害延时精品瓜果、蔬菜等特色产业。在技术骨干、致富能手的全程指导下,有效破解了村民种植技术难题。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为60余户脱贫群众找到了一条增收路子。
为着力打造一支爱农村、懂农业、技术强的新时代乡村干部队伍。依托镇内两个高山康养度假区6万余人旅居的巨大消费市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合理布局“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规划。精心组织20余名产业“精兵”发挥技术骨干“主力军”作用,全过程、全环节服务村民发展的猪、鸡、鱼、石斛、中药材等特色生态种养产业。2020年,该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404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
“在产业链上锻造‘精兵强将’,我们不仅注重培养数量,更注重人才质量。对有能力、有激情,作风硬、素质优的后备人才进行大胆使用和动态管理,让他们真正成为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行家里手。目前,已培养、锻造产业‘精兵强将’22人,为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赤水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