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水“做竹功夫”,发展一批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引领支撑作用,形成产业发展一体化。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各大中小企业迎来“开门红”。
在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工人们正在有序开展生产工作,数条生产线上的工人们忙碌着生产一批销往美国的订单,其市场需求大,各地订单不断,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营销部部长张翔介绍说,现在生产的这批订单是准备出口美国的,全厂100多个工人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制。该企业主要生产碳化全竹地板、本色全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等“竹王”牌系列产品,公司拥有成套引进国外先进的竹木加工设备和技术,生产工艺居国内外同行业前列。

公司总经理姚连书告诉记者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比如重庆、成都、遵义等,当然也会出口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第一季度的产值达到了2000多万元,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他们有信心下一季度的产值会继续增大。

除竹制品加工外,竹笋食品加工也是当地的一大产业,贵州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是贵州省首批农产品深加工(食品)高成长企业之一,也是贵州农产品(食品)深加工高成长特色优势企业,该企业充分发挥赤水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将赤水竹笋卖到全国各地。

“我们公司2021年第一季度产品销售开局良好,销售产值达8830多万元,同比增长29.5%。”贵州红赤水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邓启彬说。这两天,企业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4个生产车间同时运转,收购来的竹笋将作为原材料,被加工成各类产品发往上海、湖北等地。
截止目前,赤水依靠一根竹,串联起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同时也衍生出林下种养殖、竹编、竹雕等产品,竹林成为了当地百姓的“绿色银行”,引进竹类加工企业近400家,形成了纸制品、家具、特色食品药品、竹集成材、新技术新材料五大产业。助推8000多户,近3万贫困群众实现产业脱贫。
(记者:陈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