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绪五年,丁宝桢任四川总督时期,为了振兴四川经济,让川盐官运商销,销往贵州、云南。为了盐道畅通,差四川候补道唐炯,招请民工,一边修理疏通赤水河航道,一边修路、桥。当得知丙滩经穿风坳至陛诏有条捷径,于是便在原羊肠小道的基础上修建了一米宽的石板路,在穿风坳修建了寨门,驻官兵把守,确保盐茶古道安全。从此,穿风坳商贾来往,络绎不绝、川流不息,成为川南黔北重要的盐茶官道之一。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分三路挥师北上,开始实施渡过长江在川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的计划。其中右路纵队红一军团二师在师长陈光、政委等指挥员的率领下,1月25日从猿猴下游陛诏渡过赤水河,经陛诏、丙滩场、风溪口,前至复兴场,1月27日在复兴场同川军达凤岗旅何团发生激战,因地形不利和川军章安平旅一个团从黄陂洞赶来增援,红军撤出复兴场,退至风溪口。此时,红军增援部队赶到,击退川军。红军从风溪口浮桥过赤水河,退守丙滩场。按照朱德电令“1军团部及二师主力集结猿猴地域并准备28日参加战斗” 的要求,红二师接令后,改后卫为前卫,率军团部离开丙滩场,再翻穿风坳,从陛诏浮桥再过赤水河,当晚在猿猴场集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自启动建设以来,我市加大对长征历史步道的保护和修复,赤水元厚至风溪口路段列入了贵州省首批10条“最美红军线路”。由于地理原因,这条古盐道和红军路的一个重要节点穿风坳寨门自然垮塌了。为修复穿风坳寨门,我市查阅历史资料,按照还原历史、修旧如旧原则,于今年3月初启动修复项目,目前,已根据历史照片完成了寨门修复。下步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对该条长征历史步道进行清理与维护,今年7月前完成标志标识系统、应急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建设,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寨门修复前
寨门修复后
来源:赤水市文体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