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农事忙」赤水农业产业开新局
2021-03-21 20:06:41 天眼新闻
  • 一年之计在于春。赤水市的春天来得较早,各乡镇忙于农事安排、春耕春播落实、产业发展。葫市镇立足水稻、蔬菜、乌骨鸡、生态水产等传统优势产业,做到精心谋篇布局,稳扎稳打,早安排,早落实,撑起粮食安全。

    葫市镇在尖山村发展“稻+鱼”600亩,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分春季和秋季两次投放鱼苗,由专合作社保底回收。亩投放鱼种110斤,农户自筹购买40斤,专业合作社购买70斤,年发放鱼种苗四万余斤,共涉及农户205户,水稻种植预期产值1300元\亩,农户亩预期增收1600元以上。由于增产增收方面表现优异,受到了农户的青睐,已形成成熟的产业业态。

    5998495e8ad948b6a39b06c0c3fa52fd.png

    2021年,在项目资金支撑下,葫市镇采取集中育苗、统一肥料、购买保险等措施,增强产业抗风险的能力,在金沙村八、九组推广种植红梁面积140亩,在金沙村五组集中育苗发展中药材头花蓼示范种植100亩,在金沙村二组种植西瓜80亩;在高竹村尝试推广种植蓝莓20亩。
    此外,葫市镇从紧张的财政经费里挤出10万元,引进14个蔬菜品种,建立春季蔬菜种植示范点9个500亩,带动种植500亩,采取集中育苗,专业合作社运营、平台公司统一销售的模式,在高竹村、小关子村、金沙村、天堂村规模种植,努力探索建立稳固的、可持续发展的种业基地。

    218314be4b87446ab30e55d21a8377af.png

    林下乌骨鸡养殖是高桥村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该村养殖年存栏12万羽,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脱温养殖棚1800平米,养殖圈舍190个,专业合作社将鸡苗通过脱温养殖40天后发给农户养殖,专业合作社保底价回收,回收价格14元/斤,成鸡回收后在按10元/只回收种苗款,涉及农户110户,其中贫困户88户。此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边远山区农民贫困的状态。
    农业需要产业化经营思路。发展种业必须调动起农户的积极性。为此,葫市镇出台“只要农户整地合格,就免费提供种子”的政策,为壮大种业厚植群众基础;依托企业规模种养,依靠技术规范种养,依赖平台公司和经纪人抓好农产品销售,创新项目补贴发放模式和多产融合发展模式,推进乡村振兴。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