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备耕时期,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农作物防寒以及推广适宜当地自然环境、地域特色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在宝源乡某水产养殖基地里,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查基地养殖技术管理台账,该基地面积达33亩,鱼塘12个,养殖了草鱼、鲤鱼、鲫鱼、鲶鱼、黄辣丁等七个品种,主要供应城区及周边县市区市场。
据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赤水市通过三个“狠抓”确保粮食生产任务落到实处。
狠抓粮食安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全面落实粮食生产任务,赤水市加快推进红粮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切实做好春耕生产,尽早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调运,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快推进灾毁农田修复,迅速掀起春管春播热潮。强化草地贪夜蛾、稻水象甲等外来有害生物监测,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狠抓特色产业。赤水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扩大主导产业规模,确保金钗石斛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出栏生态家禽1000万羽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8000吨以上。按照“四个轮子”一起转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全力做好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强链补链,努力实现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突破,奋力推动山地高效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狠抓乡村建设。赤水市抢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机遇,坚持规划引领,加强农村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抓好农村改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传统民居、传统村落保护,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提升乡村文化情怀,高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