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金忠富|春暖凉江
2021-02-06 19:07:21
  • 5da2f3d430c640ee80d63fcf7ed29b42.jpg

    我叫金忠富,2018年3月,我受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安排,代表贵州省供销社被选派到赤水市凉江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得到通知时我深感扶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与妻子匆匆告别后就奔赴离家460多公里的凉江村,从此与凉江村百姓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从一名教育工作者变成一名驻村干部。

    1f205c79c6724d6e9515a8855c04f1fe.jpg

    金忠富在村民家了解村民脱贫情况

    刚来时的凉江村还是省级二类贫困村,一半以上农户主要居住在边远、偏僻的深山区,村里没有成型的产业,群众没有发家致富的门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10万元。为帮助两江村群众脱贫致富,我暗自立下“肯将热血撒基层,定要脱贫奔小康,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青春誓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如何带领122户401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第一手好牌是抓党建,我多次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外出到四川、重庆、毕节等地考察,让他们开阔眼界和思路。为让教育成为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我帮助10余名贫困子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每年在全村评选出20个文明典型家庭进行隆重表彰,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开展爱家园活动,在全村配置10余个垃圾堆放清运设施,并引导每家每户房前房后种树栽花,积极打造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美丽家园。

    驻村两年来,携手村支“两委”争取到大大小小10余条产业路项目落地凉江村。为尽快打通凉江村每个村民小组的产业路,我和村组干部,白天爬山穿越丛林规划路线,晚上入户调解修路占地事宜。在我们的感召下,村民纷纷无偿拿出自家的土地。经过两年的努力,全村建成硬化公路100余公里,形成“四纵八横”的交通运输网,年带动全村竹产业经济产值近700万余元。

    通过对市场调研,立足于全村19950亩丰富的竹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乌骨鸡(规模1万羽)、生态冷水鱼(规模2万斤)、金钗石斛(规模21万株)等特色种养殖产业。面对村里农产品销售滞后问题,我和村支“两委”跑市场,将养殖的林下乌骨鸡带到赤水、贵阳、都匀的酒店、超市、学校、机关食堂开展推销。经过努力,村里的农特产品销路逐渐打通,仅仅是自己派出单位每年都要为村里订购10万余元的乌骨鸡。今年,引进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适合种植中药材头花蓼收购协议,保障销路畅通,动员带领全村群众新增种植了800亩中药材头花蓼。为帮助村农特产品销售,注册了“凉江山宝”商标。

    两年多来,通过我和镇村干部的努力,凉江村发展起了林下乌骨鸡、生态冷水鱼、金钗石斛、头花蓼、切片厂等5个支柱产业,全村贫困户均全部收益,带动了16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2019年底全村剩余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户均家庭人均年收入达13600余元。原本我的第一书记的两年期限已满,但我决定继续留守,继续奋战两江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