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杰,2019年11月,赤水市委组织部选派我到官渡镇玉皇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当我用心沉下去,融入老百姓的时候,真正体会到扶贫这一事业的伟大。我出身于农民,成长于农村,对“三农”工作并不陌生,所以,在近1年多的扶贫时间里,我始终坚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设身处地为民解忧,切实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为群众办的第一件小事就是协调解决龙安坝组至九曲湖公路300米瓶颈加宽问题。原路只有3.5米宽,弯道很大,无法错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因该段有十几户群众基本不受益,且占地没有一分补偿,村支两委多次协调也未解决占地问题。为此,我挨家挨户、不分白天黑夜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和老人一起忆苦思甜,听他们讲述过去的艰辛,分享现在交通方便带来的美好生活。经过连续3天的思想工作,十几户群众都同意无偿占用自己土地去加宽公路。
我为群众办的第二件小事是大池组的水池修建。因为水管质量和单价问题没有解决,导致项目久久未完工。我向单位(贵州省赤水河航道管理局)申请资金2万余元购买2100米饮水管,并为大池组和长欠组订立了饮水安全管护制度。当两个村民组的群众用上清澈甘甜的溪水时,群众笑开了脸,还送来了锦旗,我也十分开心,施工期间的艰辛与委屈都值得。
我也有结对帮扶的对象,他叫袁承舜,家庭人口4人。袁承舜身体差,生大病住院,大儿子智力残疾,小儿子就读高中,妻子既要照顾家庭也要顾农活,他们还存在一定的等靠要思想。为转变他们的观念,提振他们的信心,我积极联系技能培训机构,让他们学习技能,经常关心他的小儿子的学习,和他谈理想、增信心。通过一系列的帮扶,袁承舜目前在天岛湖找到适宜的工作,大儿子鉴定评为智力二级残疾,小儿子也顺利考上大学,妻子负责种地并养了2头大肥猪。现在全家人都精神饱满,对新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
脱贫之路虽然艰辛,但是我不会退缩,工作再忙,我也未曾抱怨。只要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持续发力,真抓实干把群众的事办实办好,我们一定能如期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