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严本涛|​扶贫路上幸福泪
2021-01-30 21:44:01
  • 30a881e49f1f429aab43addc2f4a9dac.jpg

    2016年8月,我从乡镇调任赤水市扶贫办任主任。其时,赤水的脱贫攻坚战役已经打响九个多月,并且得到通知,赤水将接受国务院首批脱贫出列评估验收。市委书记况顺航找我任前谈话说:“务必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临危受命,我肩上压力重如千钧。

    0c267e0b5c2240aeb38f4e28013d520e.jpg

    精准扶贫业务性很强,迥异于以往的粗放式扶贫,国家扶贫办以哪种方式评估验收是一个未知数,没有样本可以参考。我这个“门外汉”只得在扶贫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

    我接手脱贫攻坚就撞上贫困户数据识别不精准这堵墙,调研发现: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错评、漏评高达四成。底数不清,怎么搞精准扶贫?我立即着手纠正建档立卡数据不精准问题,向书记市长竭力陈述数据不精准的危害。市委动员3000多名帮扶干部开展大走访,召开群众会核实,做到该进的一个不漏,不改进的一个不留,花四个月时间重建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这个是我们攻下的第一座堡垒,算是旗开得胜。

    我们攻下的第二座堡垒是扶贫形式主义。受大水漫灌思维影响,少数基层干部甚至个别县级领导都认为:只要把脱贫示范点建好了,把脱贫攻坚资料完善了就万事大吉。这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思维,它把有限的扶贫资金、政策、社会资源和宝贵的时间浪费了。我作为扶贫办主任,带头坚决纠正形式主义,把脱贫攻坚工作拉回到精准扶贫的轨道上来。今天回想起来,还很痛惜脱贫攻坚初期走的那段弯路,这也许就是“第一个吃螃蟹”者应付出的代价。

    我们攻下的第三座堡垒是算收入账。我们让竹子、石斛、乌骨鸡、冷水鱼、旅游农家乐等产业,让特惠贷、就业、低保、易地搬迁扶贫等政策分别覆盖所有贫困户,让每家贫困户都算得起不低于贫困线标准的收入账,保证贫困户精准退出。

    我们攻下的第四座堡垒是基础设施短板,具体说就是卫生饮用水、保障电、出行路和安全房全覆盖贫困户。我们在评估验收前全社会动员打歼灭战,不到三个月时间改造农村危房和新建安全住房7200多套,铺架供水管道近2000千米,投入的人力物力巨大而惊人,3000多扶贫干部赤膊上阵,三个月连续作战,有的扶贫干部累到在工作岗位上,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迹。2017年7月上旬,我们迎来了农村工作史上最严格的评估验收,最终,赤水市不负所托,唯一代表贵州首批接受国家扶贫办委托的第三方评估验收,顺利通过精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6%降至2016年末的1.95%。创造出的“九不增九感”脱贫攻坚经验获得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签批。我和和全市扶贫干部不歇气、不松劲,至2019年底实现全市贫困户清零,并经过今年的脱贫成效巩固,彻底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赤水向中央、省委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四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值得珍藏的记忆。

    在我的抽屉里,保存有13本工作笔记。脱贫攻坚那段时间,每周至少一次向市领导汇报,有些时候挨了一通批评,受了一肚子委屈。我每月至少下乡20天,每个工作事项、每个数据都要记下备忘。最忙的时候,每天拨打和接听100多个电话。我多次整晚失眠,我发的朋友圈多数是“加班+加油!”的自我激励内容。

    我的堂兄严本平,因为家里贫穷,三十好几才交了一个女朋友。他找到我办公室,希望帮助解决一套易地搬迁扶贫住房,体面娶媳妇。我没有答应他,堂兄骂我“六亲不认”。因为长期在乡镇工作,女儿从读书开始,我没有接送过,也没有参加过她的家长会,为了弥补我的失职,我与女儿约定:她的高考我一定陪伴。2017年6月6日女儿高考,正是全市脱贫攻坚冲刺阶段,我竟然几天后才想起这事。于是,我又答应送她去东北上大学,但我因为忙于脱贫攻坚还是食言了。

    回首扶贫路,满是辛酸和汗水,但当看到脱贫群众脸上绽放的一张张开心幸福的笑容,我也充满了幸福。以后我再回首这段经历的时候,我会很有底气的说:我也奋斗过。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