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主任,天那么冷都走到我家来哦,有事打个电话就行,我现在不缺吃穿了,娃娃学习也很努力,感谢您这些年对我家的帮助啊!”近日,寒潮来袭中,我来到挂帮户陈昌平家中,了解近期生活情况时,见到我时很亲密的寒暄,让我暖由心生。
督导中了解危旧房整治情况
记得2019年9月刚到葫市镇科教中心工作时,帮扶责任作了调整,面对重新帮扶却又已经脱贫的群众,我还有些迷茫,“我到底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在我心中绕了很久。
2017年,赤水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那天晚上,我们如释重负,我来到帮扶户马福洪家中,他拿出自家的米酒,“对于你们这些党员干部来说,帮助我们脱贫是政治责任,但对于我们群众来说,是我们生活中许多实实在在的变化。”那一夜,我们边喝边聊,彻夜未眠。脱贫攻坚期间和贫困户并肩作战时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苟炼炜(右)走访了解脱贫群众生活情况
苟炼炜(右)走访慰问贫困户
2017年10月,我成为了一名遵义市脱贫攻坚驻桐梓县督导组赤水经验指导组成员,从“运动员”变成了“裁判员”。
“小兄弟,你们赤水脱贫有什么便捷的办法?我想快点帮助我的贫困户脱贫。”到桐梓后,我们进村入户,和满身是泥的帮扶干部席地而坐,共商脱贫之路。我告诉他们,“群众需要什么,期望什么,就是努力的方向。”
苟炼炜(左)采集贫困户家庭信息
苟炼炜(左)向先进典型学习扶贫工作方法
一路走来,从人口精准到帮扶措施有效,从“两不愁三保障”到水、电、路、讯、房的改善,哪一项不是群众所需要的?哪一项不是群众所期望的?正如马福洪大哥所说的,脱贫攻坚为他们生活中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变化。
脱贫增收不是一句空话,完全不能搭花架子,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群众才是“阅卷人”。如今,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已吹响,新的征程,我们再次整装前行。在我看来,不管群众所需还是群众所期,依旧是我们砥砺奋斗的目标所在。
【人物小传】
苟炼炜,赤水市葫市镇科教中心主任。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