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水市元厚镇石梅村村民赵通英虽然患有残疾,但是身残志不残,在脱贫政策的帮扶下,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勤劳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更是走出了一条“牛”路子。

2014年,外出务工的赵通英回到家乡石梅村,发现正轰轰烈烈的开展脱贫攻坚,不仅路修好了,还有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帮助群众脱贫致富,这让她产生了留下来的念头。
赵通英留下来,准备通过养牛实现脱贫致富,但遇到了技术和场地建设的困难。当地镇村干部了解到她的困难后,积极为她出主意、想办法,为她请老师、跑手续,赵通英也通过四处筹借资金,建起了牛场。2018年,由于经验不足,赵通英在饲料选择上出现错误,导致饲养的肉牛失败。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能早日脱贫致富,赵通英从来都没失去信心,她始终坚信“只要敢闯敢干就能致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养肉牛实现扭亏为盈,全年收入十余万元。靠养牛脱了贫的赵通英并不满足,又尝试起了养猪。原本在外务工的儿子,也选择回到家乡,帮助母亲打理养殖场。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赵通英通过养殖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改善了生活,周边村民也在她的带动下,纷纷加入了养牛队伍,走上了发展养殖的道路,通过发展养殖增收致富。

(记者:冯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