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李国芬:勤劳致富感党恩
2020-12-20 21:39:32
  • 家住赤水市葫市镇高竹村的李国芬、施长德夫妇一个58岁,一个63岁,因缺乏劳动力加上90多岁父亲又长年患病,一家人生活很拮据。2014年被确定为贫困户后,夫妻俩没有 “等、靠、要”,而是借助党的扶贫好政策,在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自力更生,并于2016年顺利脱贫。

    图片

    记者见到李国芬时,她正忙着砍伐自家的竹原料,虽然天气寒冷,时而还飘着小雨,但李国芬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她告诉记者,现在砍竹原料,能在市场上卖到个不错的价钱,然而就在几年前,高竹村还是一个落后偏远的小山村,海拔高、交通不便,丰富的竹资源运不出,群众生活困难。
    图片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当地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新改建农村公路65公里,实现了所有村民组均通乡村公路,解决了高竹村1872人的出行难题。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把大大小小的村落串联起来,李国芬家的十多亩竹林地也得到了盘活,竹原料堆放在公路边打个电话,便有车子拉出去,比以前方便很多。
    图片
    砍完竹子后,回到家的李国芬还来不及休息,便开始帮助丈夫施长德一起忙活着准备猪食。施长德由于生过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上还有一个年迈的父亲需要赡养,李国芬一家人生活十分困难。
    2014年,经村支两委的入户走访、开会评议,将李国芬一家按照识别程序纳入了精准扶贫系统,在村支两委的鼓励下,李国芬和丈夫施长德在砍伐自家竹原料的同时,利用家庭空地建起了猪舍,养上了两头大肥猪。
    图片
    去年,李国芬的父亲李正伦因病住院,前前后后花掉了5万多的医药费,由于李正伦是低保户加“两参人员”,医药费得到了全部报销,一家人渡过了眼前的难关。
    图片
    进入了精准扶贫系统后,村支两委按照李国芬一家人的实际和需求,为其制定了一系列帮扶计划,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医疗费用报销、低保、特惠贷分红......这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政策,让他们一家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记者:肖尧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