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赖友江:驻村帮扶让我们今生有缘
2020-11-25 20:29:59
  • 我与玉丰的第一次相遇,要从2015年的夏天开始说起。

    那年,30出头的我很荣幸得到市委组织部的信任,给了我去基层锻炼的好机会,不久我便被派驻宝源乡玉丰村担任第一书记。

    我们的相处从相互了解开始。刚到村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给我适应的时间并不充裕,从到村的第一天我就迈开双脚挨家挨户地走访群众,仔仔细细地了解并记录每家每户的家庭情况以及他们的诉求,户户见面,人人了解,“你家有几口人?耕地面积有多少?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米是否够吃?房子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你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是什么?”每到一户我总是耐心细致地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一个月不到就写完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我白天与村民共同体验农耕生活,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晚上回到村办公室分析、整理、完善白天的走访资料,建立起玉丰村的信息台账。短短两个月不到,我就遍访了玉丰村6个村民小组,记录群众困难150余个,归纳整理建议意见70余条,对玉丰村的整体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建设新家要从夯实基础入手,常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努力引导群众积极配合,2015年使宝源乡唯一一条沥青公路在玉丰村实施。2016-2018年,回玉大道从开工建设到建成通车,引导群众争取政策新建产业公路5公里、硬化公路13.5公里。2016年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项目在鲍家桥至玉丰二桥实施,新建文化广场一个、停车场3个、公厕2个,实施水窖10口,解决全村的饮水问题,有些饮水情况特殊的农户,我还亲自动手帮忙整改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群工问题,我带领工作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工程群工协调,促使项目在指定工期内顺利完工。我还和村支两委深入全村排查,对49户符合整治要求的危旧房进行维修和改造,动员38户150人易地扶贫安置,彻底解决悬在心里的部分群众出行难住房难的问题。

    想要能致富,产业需先行,发展产业才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于是,我和村支两委同志一起努力,紧紧抓住以竹产业为主+特色种养殖的产业脉络,建立起村专业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经常深入竹林深处指导竹农优化竹的结构,合理采伐,实现了竹农的利益最大化。2016年我和村支两委积极谋划,争取资金建成玉丰乌骨鸡养殖场和养牛场,2017年引进水蛭养殖、香水莲花项目落户玉丰村,几年来实现贫困户利益分红10万余元,同时还扩宽了群众就近务工增收的渠道,为巩固脱贫成效和下步乡村振兴衔接奠定基础。

    “赖书记不赖!”这是村里群众常挂嘴边的话。王继绪老人是玉丰村城门洞安置点的易地扶贫搬迁户,2016年还居住在玉丰村三组的土坯房里面,儿子患有精神病,生活十分困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出,我和村支部书记王贵均等多次上门找到老人,反复对其做思想工作,消除他的所有顾虑,2016年年底终于搬迁入住新房。此后,老人有什么困难,我都尽力帮助,老人时常拍着我的肩膀,眼里满是感激。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我第一时间投入战斗——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乡集中隔离点服务,深入全村摸排返村人员,利用自己的私车服务群众,为大家送生活物资,每到一处我都不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整个疫情防控期间我一直蹲守在村,从未离开过。今年端午节,我好不容易有个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正在四川老家和家人一起过节的我突然收到宝源要下暴雨的预警信息,我便立即驱车连夜返回村里,并同时通知群众做好撤离准备。到村首先去最容易发生灾情的地方挨家挨户通知群众撤离,特别是沿河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我更是关注,耐心做好他们撤离的思想工作,一直蹲守河边观察水情,直至凌晨3点洪水退去我才回办公室休息。几年来,我时刻把全村群众的安危放在首位,一直用心为群众办好每件实事。

    “爸爸,我想你啦,你什么时候回来呀?”这是上周我跟家人视频通话时,孩子在电话那头调皮地问我。回想过去的1800多个日夜,几经轮战,偶尔周末回家也是匆匆忙忙,有时甚至连续几个周都不曾回一趟家。还清楚记得2018年妻子怀孕,在她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奔波在田间地头;在妻子最需要呵护的时候,我在群众家里调解纠纷……直到妻子临产前,我才抽身离开村里。工作上的忙碌冲淡了我对家人的想念,让我扛起了党员的责任、扛起了光荣的使命、扛起了全村脱贫的希望。
    经过几年的努力,玉丰村于2017年实现户脱贫、村摘帽。如今的玉丰村已经不再是之前那个贫困、落后的村庄,而是正一步步向小康生活迈进的美丽富饶新农村。目前,贵州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依旧艰巨,责任依然重大。习总书记曾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要我们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那等待我们的一定是幸福的明天,我愿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个幸福的驻村人!

    (来源:宝源乡)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