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市镇:生态渔业产销旺
2020-11-01 21:22:49
  • 尖山村位于赤水市葫市镇,海拔1300余米,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尖山村的村民历来有种植水稻的习惯。

    近年来,随着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绿色防控(农药零增长)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在尖山村的持续推进,“稻+鱼”的农业生产模式得到全面推广。

    图为市农技干部作稻鱼养殖技术培训

    稻鱼共生的种养殖模式不仅能增加亩产值,还减少了农药及化肥使用,实现农药零增长,生态农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为巩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成果,进一步推进稻田鱼产业的深入发展,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的专业技术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实地为群众讲解秋冬季稻田鱼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并指导重新挖掘稻田鱼活动渠,以保证能够有足够的越冬条件。
    在稻谷秋收后半个月,稻桩长出了第二茬嫩叶,这是稻田鱼绝佳的生态食物来源。镇农业服务中心同尖山村委紧抓这一时机,积极同上级对接,同时做好群众工作,让今年第二批越冬稻田鱼得以及时下田。

    图为向农户发放优质草鱼

    为切实保障稻田鱼产业的深入推进,葫市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技术干部多方调研、对比,选择了一家具有规模,技术有保障的鱼类养殖企业。由商家用专业的运输车辆直接送到田边,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减少了农户的顾虑,得到群众认可。

    产业发展,离不开通畅的销售渠道。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原有的黔葫通平台公司基础上,再与其他商家签订稻田鱼收购合同,让群众“有的养、养得活、卖得出”。不仅畅通了销路,也解决了群众的最后的后顾之忧。

    (来源:天眼新闻)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