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每当这首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响起,抗美援朝老兵们眼中就会饱含热泪……歌声将他们带回抗美援朝那段岁月。那时他们还不到20岁,在枪林弹雨中,诠释着对党和祖国无限的忠诚与热爱,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钢铁长城!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记者采访了家住赤水市宝源乡的抗美援朝老兵罗明宣,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带领我们走进七十年前的那段峥嵘岁月……
“1951年年底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候,我们都还没有满20岁,一群娃娃兵,当时心里还是有点怕的,后来经历过几次战斗,大家就慢慢适应了。”如今已经88岁的罗明宣回想起来,清晰如昨。入朝后,罗明宣在中国人民志愿军114师342团38军担任通讯员。由于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紧急,导致后勤装备供应不上,很多入朝志愿军穿着单薄的衣物就匆匆入朝,而当时朝鲜已是大雪皑皑。“当时朝鲜的气候是很冷的,我们几天几夜的行军,走到哪里就睡在哪里,把雨布铺在地上,大家就一个挨一个挤着睡。”罗明宣说。1952年正是朝鲜战场战事最胶着的阶段,罗明宣清楚地记得,美国飞机飞过来的时候,用“遮天蔽日”形容也不为过。由于武器装备力量悬殊,在那些最残酷的岁月里,罗明宣几乎每天都要面对战友的离去。“最深刻的就是和我们团的司务长一起去粮站,我们一前一后相距几十米,突然美国的榴弹炮打过来,我及时卧倒,但司务长没有来得及,壮烈牺牲了。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几分钟都说不出话来。”罗明宣老人眼含泪水的回忆着。“在经过鸭绿江到达丹东后,看到红旗飘飘,几万人站在两边,锣鼓喧天地欢迎我们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归来。当时心情十分激动,很光荣、很自豪,我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罗明宣也随部队胜利凯旋。
对于刚颁发不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罗明宣把它当宝贝一样收藏着。在罗明宣的影响下,他的孙子罗亮也入伍成为了一名军人,延续了爷爷的抗美援朝精神。“我从小就听爷爷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便立志长大了要光荣入伍。我18岁就去当兵,现在虽然已经退伍回来了,但如果国家有需要、有困难,我一定出力,若有战、召必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