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赤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建共享发展战略,着力在推动渔民建档立卡、船网回收处置、渔民转产转业等方面精准发力,高质量推进退捕禁捕工作,实现河畅、水清、鱼游、岸绿目标,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赤水河日夜奔流,不泯不息,是长江一级支流干流上唯一无水坝的“原生态河”,是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赤水河赤水段总长73.6公里,面积1583.52公顷,境内19条支流汇入,是贵州境内面积最大、保护监管责任最重的江段。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禁渔工作开展以来,赤水市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标语、广播等多渠道对有关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营造各界共同珍爱赤水河的良好氛围,织牢由钓鱼、游泳、健身爱好者和市民、村民、河长等群体共同组成的护渔监督网,整体取得较好成果。但仍然有个别人员抱着侥幸心理非法捕鱼,对此,该市坚决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很好的打击了非法捕捞行为。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通过赤水市各级执法部门的巡查、蹲守、受理举报等途径,累计办理非法捕捞案件71起、104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非法捕捞行为。2019年1月18日,赤水市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接到举报,有人在葫市至复兴赤水河区内进行非法捕捞。接到举报后,农业农村局联合民警前往该地实地核查。经过一夜的跟随蹲守,终于在次日凌晨在周某某等人收工起岸时当场人赃俱获。经公安审询,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等对非法电鱼捕捞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经渔政人员的清理认证,周某某等共捕获鱼类7个品种,42尾、26779.6克。周某某等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半年。
在此期间,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2019年1月25日对周某某等的鱼类资源破坏作出了生态修复评估,周某某等应对赤水河生态修复人工增殖放流补偿放流鱼类苗种,同年4月16日中午在当地公安派出所、检察院、渔政人员的共同监督下,周某某等人的家属在赤水河流域复兴镇下码头渡口,现场投放了价值近10万余元的鱼苗鱼种。近年来,赤水市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采取河岸禁建、河沙禁采、污水禁排等有力有效措施保护珍稀特有鱼类,目前,赤水河赤水段鱼类达160余种,其中珍稀特有鱼类达48种,占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70%。
目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保护区设立监测站实施资源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开展珍稀濒危鱼类驯养繁殖技术攻关,岩原鲤、华鲮等珍稀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成功。建成育苗生产车间、亲鱼池、孵化池、仔鱼培育池、苗种培育池等人工增殖设施7900平方米,重建修复产卵场3万平方米,累计增殖放流鱼苗200余万尾。多年来,赤水市渔民以“耕河”为生,赤水河段,便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粮仓”。住在赤水河边的向英丽一家,一直以来都以传统方式捕捞水产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踏实,从来不担心“耕河”劳而无获。向英丽说,他的爷爷、父亲和叔叔一辈子都在赤水河上打渔。他们白天务工,傍晚划船撒网,靠捕鱼维持生计。在向英丽心里,自己应该会和父辈一样,在渔船上度过一生。2015年12月,农业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长江流域赤水河段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合作备忘录》,全面启动赤水河渔民转产工作。
这一年,向英丽退捕转产,正式告别渔船。依靠当地政府补助5万元的创业资金和渔具等的补偿,向英丽和丈夫胡阳贵在人流量大的赤水旅游车站开了一家小餐馆。由于车站人流量大,夫妻俩每天早上5点左右开始忙碌,每天营业差不多10个小时日均稳定收入超过700元。从渔民变居民,房顶取代了渔船的顶棚,生活从“摇摇晃晃”走向了安安稳稳。向英丽坦言道,由于祖祖辈辈在赤水河捕鱼,家人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上岸以后希望孩子们有条件能好好学习,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向英丽说:“转产上岸以来,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期的进行回访,我非常的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自长江流域赤水河段捕捞退捕禁捕工作启动以来,该市紧紧围绕“识别准、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的目标,实现了退捕禁捕“零差错、零障碍、零遗漏、零掉队、零反弹”。赤水河赤水段于2016年9月1日率先实现全面禁渔,已提前4个月完成境内138户207人渔民退捕转产。
“过去是在河里讨生活,现在得益于政策补偿和10万元的贷款贴息,我在经营生态鱼养殖,收入比以前稳定多了,还踏实。”谢永祥说。2017年3月,谢永祥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肯定,当选为石堡乡大滩村村委会主任。据了解,赤水通过落实精准识别、产业扶持、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综合措施,将渔民转产转业与精准扶贫政策相结合,确保所有渔民成功转产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