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镇: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
2020-05-03 13:32:46
  • 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到“能致富、奔小康”的工作目标,赤水市官渡镇聚焦易地扶贫搬迁“五个”体系建设,围绕支部建设、产业发展等持续抓实后续服务和帮扶工作,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搬迁群众过上富足生活。
    党支部建在安置点 服务群众解民忧
    “以前住的地方很偏远,到村委会办点事情,来来回回需要大半天时间。现在,社区居委会就在安置点上,几分钟就到了,办事情方便多了。”谈及搬迁前后的差异,68岁的袁相清老人显得格外激动。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后顾之忧,去年,赤水市官渡镇在雁滩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了官渡镇官塘社区党支部,实现了贫困群众到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最大化地服务群众,解决群众困难。今年,官渡镇官塘社区还将以党建为引领,打造“新市民·追梦桥”示范点,切实从思想上转变群众,引导群众,增强脱贫攻坚信心和决心。
    “成立党支部,就是为安置点群众构筑起坚强的后盾,让群众走出大山后,有充足的脱贫致富信心。并充分发挥安置点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搬迁群众创业就业,全面融入到城镇生活中来。”官塘社区党支部书记梁莉说道。
    产业促就业 群众增收奔小康
    “搬迁后,最怕生活没有保障。”这是大多数搬迁群众最为担心的地方。为着力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难题,积极开发扶贫就业岗位,该安置点引进了富林电子厂官渡基地、平峰玩具厂等扶贫车间3个,累计搬迁群众就业900余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每户有1人以上就业。
    “易地扶贫搬迁还需要做好扶贫搬迁以后的保障工作,需要在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的生计上下功夫,通过引进企业、发展产业的方式,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服务工作。”官渡镇扶贫办主任刘永林斩钉截铁地说道。
    在富林电子厂上班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杨学会一脸喜悦地说:“不仅住上了配套齐全、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而且实现在家门口就近上班,每月能挣近2000元,家里的老人、小孩也能得到照顾,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通过上岗就业的方式,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杨学会一家于2019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做足文章 解决群众后顾之忧
    围绕易地扶贫后半篇文章,官渡镇做足功夫,对易地扶贫户原有旧房拆除后及时登记确权,并对农村土地进行产业发展,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群众搬迁后,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土地,我们把这些土地集中流转过来,用来发展红心蜜柚、花椒、辣椒、葡萄等村级集体产业,到年底的时候,根据产业收益情况对贫困户进行分红。这样做,既保障了群众的收入,也让农村的闲置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官渡镇和平村党支部书记廖宗文说道。
    今年66岁的穆同明老人说:“由于儿子因病去世,儿媳妇外出打工,我一直在家里照顾孙子。现在搬迁了回去种地就更不可能,土地就这样白白空置出来了。后来村里把土地流转过去种植花椒,不仅有土地流转费,每年还通过利益联结分红,我家能分到400多元,真的是太高兴了。”
    近年来,赤水市官渡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以“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山冷水鱼、林下乌骨鸡、红心蜜柚、火龙果、金钗石斛等特色产业,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贫困群众聚在产业中,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干,贫困群众齐上阵的产业发展景象。

     

    (来源:遵义日报)


全部评论
延伸阅读
下载“丹青赤水”
给你更多精彩!
×